这样的锦旗去年10月至今已收到55面
中国网海峡频道8月27日讯 提到杨仁德的名字,在福州站可以说是无人不知,从警20年间不仅打击犯罪立下赫赫战功,立一、二、三等功共计15次,而且热情服务旅客佳话广传。去年10月,福州铁路公安处在福州火车站成立以他命名的杨仁德警务室,成立至今为困难旅客送去“爱心车票”百余张,为民办实事收到锦旗55面,成为福州火车站一张靓丽名片。在杨仁德同志的引领下,整个团队为民办好事、解难事230余件,它们背后一个又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
几日前,一个旅客一路来到福州火车站,身上积蓄无几,得知票价感觉回汉中没有希望,迷惘地走到了杨仁德警务室,看到民警同志倍感亲切,于是将自己一路的遭遇诉说出来,“德哥”听的很认真,得知其无法回家,于是默默地用自己的钱帮他买了一张回汉中的“爱心车票”递给他,他眼含热泪踏上归途。20日,一个建瓯特困家庭在长乐打工,坐中巴车到汽车北站,来到福州火车站想回建瓯,却不够票钱,在福州火车站广场徘徊,“德哥”巡逻中发现上前耐心询问,用自己的爱心基金为他们买上回家的“爱心车票”。2号这天,一个旅客因为误点车票作废,得知他出来打工没有赚到钱,“德哥”不但为他回成都老家的“爱心车票”,还将单位配发自己的午饭给了他,让山里的孩子感到“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的温暖。杨仁德警务室启动以来,“德哥”通过自筹的爱心基金已为困难旅客送去“爱心车票”百余张,使他们在福州火车站深深感受到回家路的温暖。
杨仁德警务室成荣誉室
同样,走进杨仁德警务室,你也会感到一种别样的温暖,那也是55面锦旗几乎挂满墙面所带来的安全感,这来自福州火车站杨仁德警务室的他们,从售票厅到候车厅,再到福州站的各个角落,总有他们忙碌的身影。还记得春节期间,王鲁超快下班时接到福州市民江氏夫妇寻求,他们大学刚毕业的女儿受骗后失联。王鲁超通过夫妇二人提供的信息,多方查找后发现女孩极有可能去了四川。随后,便通过自己警校的同学找到了其落脚点,并帮助江先生接回女儿,一家人最终得以团聚。
当民警为大爷找回16000元救命钱,无声的表白是最好的点赞
今年暑运期间,一聋哑老人进了候车室,发现自己的黑色挎包在进站安检时忘拿了。包内16000元是向亲戚借的准备乘列车K526回南京做手术的治病钱,焦急万分的他赶紧向民警张立泉求助。经过一番努力,民警在第二候车室一角落的椅子上发现一个黑色挎包无人认领。经检查,该包正是聋哑老人遗失的。令人欣慰的是,包内的治病钱还在。见自己的黑色挎包失而复得,聋哑老人对热心的民警鞠躬道谢并写上感谢字条。
五月中旬,常年出差的医药代表陈先生在返乡之前专门为福州铁警送上一面“为民服务,尽职尽责”的锦旗,感谢民警为其找回在福州火车站下车不慎遗失的价值14余万的医疗用品。当时,G55次列车运行至福州火车站,陈先生气喘吁吁地向民警吕钦求助:“警察同志,我的箱子不见了,那是我刚领取的药物,求求你快帮帮我吧”。其越说越激动,情绪明显已经有些失控了。民警一面安抚该旅客,一面详细了解事情的详细经过。原来,其乘坐G55次列车从宁德站到福州站,因为车上人很多,箱子放在了车厢连接处,下车时又排队排在后面,准备下车去取行李箱发现不翼而飞了,内有医疗用品价值高达14余万。经过多方联系,终将错拿的行李箱帮助旅客领回,经清点价值14余万的物品全部追回。
“在最无望的时候,女警察为我追回了救命药。”这句话出自一名送来锦旗的老人口中。一名老人哭着到杨仁德警务室求助,称改签车票的时候,行李箱在车站进站口丢失。老人患有脑瘤,行李内有老人借了9000多元买来的救命药。欧艳和许泓鑫及时将失物追回并邮寄到老人手中。过了一个月后,老人养好身体来到警务室送上锦旗:“闪光蓝盾、为民解忧”。
这样平凡的小事还有很多很多,串起了杨仁德及其团队为民服务的点滴。到今天,他们也记不清曾经帮助过多少旅客,50余面锦旗记录的感动瞬间却依然令人印象深刻。这样的铁汉柔情,这样的为民情怀将会在福州站一直延续下去,平凡又伟大。就像杨仁德说的“做铁警,要时时刻刻把人民群众记在心里。”(张宁 胡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