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宁德市召开新闻发布会,针对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五个领域,补齐发展短板。
1.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一是多渠道扩充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2018年,我市共向省里争取16个公办幼儿园项目和7个引入社会资本投资建设普惠性幼儿园项目,项目总投资3.33亿元,年度投资1.28亿元。二是健全学前教育普惠发展保障机制。各县(市、区)均出台了本级认定办法,已认定普惠性民办园达173所,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覆盖率达73.82%。
2.促进义务教育公平共享。一是均衡义务教育资源配置。2018年宁德市共完成了21个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补短板项目,通过新改扩建等方式,新增学位1.56万个。二是实施初中“壮腰工程”。宁德市42所初中被确认省义务教育管理标准化学校,24所初中被确认为省义务教育(初中)教改示范校培育对象。建立宁德市“民族中学教育联盟”,宁德市5所民族中学结对共建,共享省市县三级共建宁德市民族中学成果,为深化宁德市初中教育教学改革积累经验、提供示范。
3.推动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一是优化高中办学资源配置。宁德市7所学校7个学科确认为省首批普通高中优质学科课程项目,14所学校被确定为“宁德市普通高中优质学科基地校”。
4.提升职业教育服务发展能力。一是改善职业教育办学条件。一是加大投入,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截止目前,宁德市职业院校校内区域性或行业性实训基地(实训室)面积达到9.39万平方米,实训设备总值2.15亿元。二是深化产教融合。市政府已出台《关于深化产教融合十三条措施的通知》,结合我市实际着力推动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服务四大主导产业,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
5.引导高等教育转型内涵发展。推动宁德师范学院向应用型、多科型大学转型,先后成立了智能制造学院、创新创业学院、青拓产业学院、曙光产业学院,围绕宁德主导产业发展战略,不断调整和优化学科专业,现有工科专业约占30%。宁德师范学院医学院项目正在积极推进中。宁德职业技术学院顺利通过教育部高职院校第二轮人才培养工作评估。两所高校加强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研发服务平台建设,现有省级各类研发服务平台26个。
同时,宁德市还积极构建终身学习平台,入选第一批福建省终身教育重点项目5类13个。2019年初出台《关于推进全市老年教育工作的通知》,开展老年教育试点文件,扩大老年教育的覆盖面。
宁德市教育系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旗帜鲜明讲政治,牢记使命勇担当,加快实施教育领域补短板工程,稳步推进教育综合改革。(谢祥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