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08 星期二

福安社口镇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

来源:中国网海峡频道 编辑:邱宏达

aaa.jpg

近期,福安市社口镇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目标要求,积极探索和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在坦洋工夫茶谷小镇落地开花。目前,社口镇主要从三个方面落实精神文明实践。

一、整合资源,增强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战斗力

一是强化组织保障。健全组织机构,镇文明实践所由镇党委书记任所长,24个行政村党支部书记任村文明实践站站长,为新时代文明实践试点工作提供有力保障;二是夯实活动阵地。依托现有资源,强化整合,不断盘活“存量”场所,做优“增量”阵地,逐步完善基层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实现新时代文明实践有场所、宣传有阵地、活动有去处。如:辖区内多处长条围墙换上“新装”成为宣传新思想、倡导文明新风的主战场;坦洋村依托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立文明实践站,在游客服务中心成立义务导游文明实践点、利用坦洋工夫历史文化展示馆作为摄影志愿者沙龙基地、筛选有条件的茶行成立茶文化推广文明实践点,并对“情在坦洋”馆进行整体提升更好讲述坦洋的故事;秀峰村利用旧会场改造成新文明实践活动常态化场所;社口村启用的新广场、新会场成为群众跳舞健身、享受文化大餐的。牛山湾村通过修复红旗渠,引导本村村民在实施乡村振兴中继续传承和发扬艰苦奋斗、滴水穿石的“红旗渠精神”;三是激活志愿队伍社口镇党员干部带头注册登记成为志愿者,并广泛发动辖区企事业干部、退休教师、乡贤、大学生志愿者、公益人士、技艺能人、文艺爱好者等各类人员参与文明实践活动,实现志愿队伍多元化。目前,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下辖34支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志愿者人数达到1010名,已构建起覆盖全镇各村的志愿服务网络。

二、打造品牌,增强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凝聚力

社口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组建了“村官说”理论宣讲轻骑兵,由在职村主干组成,他们结合自己的经历和所熟知的政策理论,每月轮流到各村进行理论宣讲,将新思想、新风尚传递给基层的群众。目前已举办3场,受众260多人。

坦洋村积极探索“星期五文明实践日”志愿活动品牌,在日常开展文明实践的基础上,每周固定星期五开展志愿活动,潜移默化带动群众参与奉献、不断传播正能量。同时,创立阳光超市公益项目,阳光超市的物资通过社会爱心人士捐赠获得。一方面通过志愿者可将公益物资赠送给附近生活困难的群众,传递社会的温暖和关爱;另一方面借鉴穆阳文明实践所的做法,志愿者可以凭借参与志愿活动积攒的积分兑换相应奖励物品,进一步激发志愿者的参与热情和活力。

秀峰村挖掘民间乡土艺人林智、林成贵等,利用农闲时间举办兴趣活动班,组织周边妇女群众、青年学生等开展军鼓、北路戏曲等公益培训,既用文化活动充实群众业余生活,又解决自身优秀技艺无人传承的困扰,催化着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内生动力。

社口村结合群众需求和工作特点,组建了社口义务消防队,并在实践中不断整合完善,形成了一支集义务消防、治安巡防、抢险救灾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志愿力量。自成立以来先后出警200余次,抢救被困人员100多人,保护财产价值近1200多万元。

bbdf.jpg

三、正向激励,增强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号召力

一是表彰先进。社口镇每年对新文明实践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并颁发荣誉证书;二宣传典型。充分挖掘身边好人好事和最美志愿者,通过线上线下大力宣传,树立先进典型;三是物质激励。志愿者可以凭借参与志愿活动积攒的积分申请兑换相应的奖励物品。通过多管齐下,不断激发志愿者的积极度、参与力和主动性,营造崇尚志愿、乐于奉献的良好氛围。

下一步,社口镇将紧紧围绕“五个目标、六个坚持、七项服务”的要求,结合乡村振兴,做好规定动作的同时,积极探索和总结经验,全力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闽ICP备11004081号-2 邮箱:200822659@qq.com 广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