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07 星期一

泉州:70年实现四大变化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来源:中国网 编辑:邱宏达

发布会现场(周晓磊 摄)

泉州市委书记康涛(周晓磊 摄)

泉州市委副书记、市长王永礼(周晓磊 摄)

“70年来,艰苦奋斗,砥砺前行,实现了历史性的进步和变化。”9月5日,福建省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在泉州专场举行。泉州市委书记康涛,泉州市委副书记、市长王永礼,泉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洪自强,围绕“弘扬‘晋江经验’ 心无旁骛做实业 实现高质量发展”介绍有关泉州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东西塔:千年守望,千年相随(陈英杰摄)

泉州历史悠久,是古代海上丝路起点,多元文化名城。古称刺桐,曾经是10-14世纪宋元中国的世界商贸中心、“东方第一大港”,被习近平总书记誉为记载古丝绸之路历史的“活化石”之一。现辖11个县(市、区)和泉州开发区、台商投资区,土地和海域面积均为1.1万平方公里,是福建省三大中心城市之一。

城市发展日新月异(陈起拓摄)

“提到泉州,我们都会想到3个关键词:海丝城市、晋江经验、爱拼敢赢。” 康涛介绍说,新中国成立70年来,泉州在中央、省委的领导下,艰苦奋斗,砥砺前行,各项事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GDP从1949年的1.33亿元跃升至2018年的8468亿元,占福建省23.7%,人均GDP达9.76万元。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借助广大海外乡亲市场、技术、管理等资源网络,乡村工业化蓬勃发展,民营经济迅速成长壮大,2002年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总结了“晋江经验”,成为泉州长久发展的重要指引和制胜法宝。

从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到小康富裕。泉州人稠山谷瘠,虽欲就耕无处辟。1949年全市GDP1.33亿元,发展到2018年,全市GDP达8468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高出全国平均水平两成和四成。

制造业是泉州的主要产业(张九强摄)

从工业基础一穷二白到制造业大市。泉州地处海防前线,工业基础长期薄弱。改革开放以来,抓住中央给予的“特殊政策、灵活措施”,拉开了“三来一补”的乡村工业化。1978年到2018年,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7.3%,工业规模达1.82万亿,形成了纺织服装、鞋业、建材家居、机械装备等7个千亿产业集群。

从“乡镇企业一枝花”到县域经济竞相发展。1984年诞生了全省首个亿元镇——陈埭镇。之后,县域经济蓬勃发展,晋江、石狮、南安、惠安、安溪多次进入全国百强县,2017年晋江作为县级市成功申办世界中学生运动会。

绿化优美的泉州东湖公园(王世民摄)

晋江五店市成为网红打卡地(陈江瀚摄)

从“南北一条街”到环湾城市格局。泉州市民把当年老城区描述为“一二三”,即“南北一条街、东西两座塔、路上三岗亭”。1978年建成区仅7.74平方公里,如今环湾建成区面积226平方公里,海陆空综合交通体系完善,沉寂过几个世纪的泉州,成为当代“海丝”支点城市之一。

回顾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奋斗历程,康涛坦言,特别让泉州干部群众记忆犹新、振奋鼓舞的是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到泉州调研,带来的指导、指引。”“晋江经验”,既是提炼升华,也是前瞻思考,成为指导泉州不断跨越、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思想武器。

2018年,泉州GDP增长8.9%、增速全省第1,规上工业增加值3912亿元、增长9.1%,第三产业增加值3381亿元、增长9.5%,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861亿元、增长6.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74亿元、增长7.2%,出口1193亿元、增长14%,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088元、增长8.5%。“十三五”以来,GDP、规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8.4%、8.4%、11.4%、8%。

近3年,工业投资年均增长23.4%,占固投比重超3成。在康涛看来,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泉州从3个方面抓好细化落实:一是抓产业链,做强“三个板块”。泉州企业家的一大特点就是务实实干,专注做实业。泉州致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抓高新建链、传统强链、重化补链,2013年以来工业投资占固投稳定在35%左右,年均增长17%。二是抓创新驱动,加快“三个赋能”。引进建设中科院、华中科大等14家大院大所和石墨烯研究院等44家新型研发机构,突出“以用为本”,助推新价值制造。三是抓政企互动,着力“三个关键”。政企互动是泉州营商环境独具特色的一环。具体来说,从三方面入手:实业导向造环境,正确处理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系,从过去提供土地、用工、资金等传统要素,转向更多提供高端要素、城市环境和全方位服务,特别是有利于各类人才、产业工人安居乐业的教育、医疗、社区等生活服务配套,整体降低制造业的用工成本、创新成本。踩准节拍促转型,从过去抓质量、创品牌、促上市,到前几年的机器换工,党委政府不仅是号召,还通过制定规划、出台政策、提供要素、牵线搭桥等,支持龙头企业先示范,再以点带面逐步推开。既亲又清优服务,建设一流营商环境,让企业“谁来办事都一样”;党政干部大胆与企业家交朋友,联系企业“不叫不到、随叫随到、服务周到、说到做到”。

袅袅南音绕古城(陈英杰 摄)

蟳埔女们的簪花围(陈英杰 摄)

“从70年进步看,泉州取得了较大成就;但从竞相发展的区域格局看,我们与先进城市还有较大差距。” 康涛表示,接下来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常学常新、常讲常新“晋江经验”,落实好中央、省委关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信心满满地建设“创新、制造、海丝、美丽、幸福”的现代化泉州。

“泉州人有精神、企业有根、社会有活力。”康涛诚邀各地朋友常到泉州走一走、看一看,感受海丝城市的人文氛围、爱拼敢赢的创业精神。

闽ICP备11004081号-2 邮箱:200822659@qq.com 广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