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海峡频道9月8日讯(翟风彩) 9月8日以“开放融合促发展双向投资便利化——积极有效吸收外资促进绿色丝路建设”为主题的2019国际投资论坛主旨大会召开。大会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领导致辞、主旨演讲和高端对话。会议由福建省委常委、厦门市委书记胡昌升主持。
福建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于伟国发表重要讲话。
于伟国首先代表中共福建省委、省人民政府和全省人民对海内外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他说,今天的论坛主题是开放、融合促发展,双向投资便利化,开放融合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法宝,是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必然要求,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既敞开胸怀迎了百川奔流之水,又与经济世界的大洋汇成一体,既受到了保护主义、单边主义的干扰,但求合作、谋发展的时代潮流势不可当,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将在全方位开放新格局中实现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发展,并让中国经济发展的成果更多、更好的惠及世界。
于伟国指出:今年上半年,全省进出口总额增长6.8%,其中出口总额增长11.9%,新设外商投资企业1136家,吸引外资规模创历史新高,为新福建建设注入了新的动力,新的活力。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亲临福建代表团发表重要讲话,强调福建是中国首批开放的省份,在开放发展中积累了宝贵经验,希望福建探索创新,力争在建设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上走在前头,并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努力建好大平台,扩大生意圈,吸引投资客,持续拓展对外开放新空间,不断取得开放发展新成效。
坚持共商、共建、共享 着力实施丝路海运
于伟国强调,福建将广开合作大门,畅通里引外联,沿着“一带一路”走的更宽更远,“一带一路”是各国人民共同打造的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指引下,大力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始终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大力实施丝路海运,丝路飞翔,国际合作示范园区的建设,境外经贸合作重点园区建设,远洋渔业基地建设,文化旅游品牌塑造,扩大国际朋友圈等七大工程,构建带动沿海,辐射内陆,拓展台港澳联通“一带一路”的立体交通网络,努力在拓展与海丝共建国家和地区产业投资、贸易等合作上率先突破,不断深化核心区的引领示范、极具辐射作用。
充分发挥多区叠加优势 大力发展绿色金融
新一轮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正由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向规则制度型开放转变,迫切需要建立与国际投资贸易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制度体系,促进商品资金、技术、人员加速流通,为经济增长提供强劲动力和广阔空间。于伟国表示要充分发挥经济特区、自由贸易实验区、综合实验区、海丝核心区多区叠加的优势,在扩大外资市场准入上实现新突破。严格实施新修订《外商投资法》,大幅缩减负面清单,推动现代服务业、制造业、农业等进一步扩大开放,在更多领域允许外资控股或独资经营,在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上实现新突破,加强知识产权国际合作,健全外企投诉机制,依法严厉打击知识产权侵权行为,在推动绿色丝路建设上实现新突破,与海丝共建国家和地区深化生态环境保护合作,加强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大力发展绿色金融,共同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优化营商环境 打造重商、亲商、安商的福地
良好的发展环境是吸引国际投资最重要的竞争力。于伟国指出近年来,一直着力破除影响创新、创业、创造的突出的体制、机制问题,大力营造鼓励创新、创业、创造的良好社会氛围,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全面推行一趟不用跑和最多跑一趟,市场主体的满意度和获得感不断提升,并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着力打造良好的创新、创业、创造生态,为各类所有制企业营造公平、透明、法治的发展环境。努力把福建建设成为贸易投资最便利、行政效率最快捷、服务管理最规范、法制体系最完善的地区之一,真正成为重商、亲商、安商的福地。
塞尔维亚副总理拉希姆·利亚伊奇、埃及前总理伊萨姆·沙拉夫、塞尔维亚前总统托米斯拉夫、山西省省长楼阳生、福建省省长唐登杰、全国人大常委陈树涛、中国国际投资促进会会长马秀红等出席了论坛。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大会还将持续聚焦全球投资促进前沿热点及“一带一路”合作,共建绿色“一带一路”研讨会、“一带一路”发展高层论坛等十几场以“一带一路”为主题的专题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