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西埕的那面网红墙不知留下了多少人的足迹,白岩松的一句“泉州,是你一生至少要去一次的城市”,让每个来泉州的人总要到这儿来打个卡。大家探寻着同一座城市,最后相聚在这里。
昨晚,在这个人气汇集的空间里,一场原创音乐的海选正式启幕。迎着人潮涌动,掌声与欢呼,驻足的人意犹未尽。观众与选手一起开启了“听鲤的声音——本土原创音乐大赛”的首场海选活动。
“听鲤的声音”启幕
这是由鲤城区人民政府、海峡都市报闽南版报社主办,中共鲤城区委宣传部、共青团鲤城区委员会承办,泉州市万科企业有限公司联合承办,中共鲤城区委人才办、鲤城区文旅局、鲤城区文旅集团、鲤城区文联、泉州市音乐家协会、鲤城区青年商会协办的“听鲤的声音——本土原创音乐大赛”。
经历了近一个月的作品征集与初筛,首场海选在小西埕举行。本次活动主、协办方嘉宾:鲤城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黄天凯、海峡都市报社委、闽南版报社负责人胡斌,共青团鲤城区委书记黄俊宏、鲤城区文联主席范志华、鲤城区文旅集团董事长李贤兴、鲤城区青年商会会长张得源、泉州市万科企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播,和本次活动特邀嘉宾福建日报泉州记者站站长刘益清、共同为本场活动启幕。
2019年中国好声音福建省赛区评委张强作为表演嘉宾,用一首小虎队的经典歌曲《爱》暖场,热闹欢快的旋律为即将上场的原创音乐人们助威。
这个夜晚,泉州有才华的原创音乐人集结,齐齐唱首情歌给古城。
四位选手直通决赛
18岁的潘宇翔以一首原创说唱拉开了“听鲤的声音”首场海选比赛的序幕。在泉州上学的他说,自己热爱说唱,在福州与朋友有个团队,接下去他们也会为泉州多创作歌曲,诉说自己的生活足迹。
“听鲤的声音”第一场海选就囊括了不同的年龄段与音乐类型。继潘宇翔之后,有8岁独奏尤克里里、唱着童谣的史垚辰,也有男女组合、唱着清新民谣的池敏与黄家益,还有来自云南的小绿也为古城作歌,弹唱了两首民谣,香港女孩罗思晴与蓝绥泓走遍鲤城创作的十分契合主题的《听鲤的声音》、本土音乐人钟晋阳更是带来了一首深情的《花巷的春天》,歌唱着自己曾经在花巷的美好生活……
优秀选手们奋力角逐通往决赛的名单。最终,在泉州小有名气的池敏与搭档黄家益通过一首《让森林住进屋里》获得首个直通决赛的名额。扎着麻花辫、来自云南的小绿、和已经拥有制作成熟的MV,歌唱《闽南》的吴烜辉同样直通决赛。40岁的钟晋阳以一首《花巷的春天》唱出对城市的呢喃,“我和我的爱人就住在这条巷子里面”,引得评审“十分唯美”的称赞,四人在首场海选中脱颖而出,直通决赛。
评审投入观众忘情
泉州市音协副主席黄斌、泉州市音协流行音乐专委会会长汪洋、泉州市音协流行音乐专委会秘书长潘乔风作为本场海选的专业评审嘉宾,对参与歌手们印象深刻。
轻快的说唱、酷酷的小女孩随着音乐抖动、风格特别的民谣,“夜不黑,夏不冬”的歌词意境……都让评审老师置身于一场泉州在地音乐人的美好较量中去。
黄斌老师在一首选手的参赛歌曲中联想到了大家耳熟能详的歌曲《成都》,就像他寄语的,希望大家多走走这座古城,抓住创作的感觉,写出为古城表白的歌。
作为本次活动的主办方代表,鲤城团区委书记黄俊宏也希望能有越来越多有才华的音乐人加入到“听鲤的声音——本土原创音乐大赛”中来,聚集古城优秀艺术人才,为古城的繁荣复兴添砖加瓦。
有位选手在歌词里唱,“这是一个暖心的城市,这是一个缤纷的夜晚”。“听鲤的声音——本土原创音乐大赛”首场海选在观众的忘情倾听中落下了帷幕。
舞台下、小西埕的空间里、天台上都驻足了许多与古城在此相遇的人。大家听着音乐人们用温暖轻快的歌,唱着泉州的大街小巷,时而恍惚投入,时而喝彩欢呼。
这是一个歌唱古城的夜晚,也是一个唱响美好生活的夜晚。在西街繁华处的城市里流淌着音乐,音乐里同样诉说着城市,文艺且浪漫。(王玉虹/文 吕波/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