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7时26分,国网福建电力检修公司运维人员郑凡凡、高倩倩在500千伏莆田变电站通过D5000系统,用“一键顺控”模式将该变电站220千伏Ⅱ段母线由运行转为冷备用,现场设备在精密程序的控制下按照操作票指令完成变位。7时39分,随着辅助综合监控系统客户端联动视频中出现刀闸正确动作和后台报文输出的正确信号,本次操作顺利完成,500千伏莆田变电站220千伏Ⅱ段母线转为停电状态。
“同一类操作任务原本需要多名员工配合1个多小时完成,采用‘一键顺控’操作后,全过程仅需两名运维人员13分钟就能完成,不仅减少了操作量和时间,也降低了误操作风险,提高了电网可控、在控水平。”国网福建电力检修公司运检部主任林峰介绍。
与传统变电站操作模式相比,“一键顺控”操作模式通过智能技术实现跨站线路运行、母线运行、主变运行与冷备用状态互转操作,可远程实施变电站停送电倒闸操作,操作时间缩短90%以上,缩减人力和时间成本,提升电网安全运行水平。
今年秋检期间,福建主网计划检修468项,包括主变大修、断路器诊断性大修、“三跨”改造、防雷改造、辅助综合监控系统改造、变电站“一键顺控”改造等。
除了“一键顺控”操作新模式,在今年秋检中,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手段,提升线路、设备运维智能化水平,不断优化运维方式。
国网福建电力应用变电站高清视频布点建设成果及智能机器人,对变电站开展全覆盖、无死角、多角度巡检,消除巡检盲区,提高巡检质量和效率;优化辅助设备监控系统功能,整合变电站“一键顺控”、在线监测、安防消防、动力环境、联合巡检功能,优化系统界面、图像识别算法,将25类缺陷识别精度由32%提升至55%,全站巡检时间由820分钟缩短至76分钟。
当天9时,在500千伏莆田变电站检修现场,一台白色的智能巡检机器人正沿着既定路线行驶,通过可见光和红外检测设备巡查站内各个检测点,时刻监视设备运行状况,处理图像数据形成巡检任务报告,并通过无线网桥传输到变电站辅助综合监控系统。2个小时后,500千伏莆田变电站值班运维人员就看到了“新鲜出炉”的变电站500千伏设备可见光和红外检测巡检任务报告,并据此诊断运行设备的健康状况。“以前设备巡检都是由运维人员通过感官判断,无法保证缺陷隐患查找的准确性。而智能巡检机器人的‘上岗’提高了判断准确率,让设备隐患无处遁形。”该站运维人员张宇敏说。
福建地处丘陵地带,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输电线路大多分布在崇山峻岭间,受地理环境、天气状况等影响,人工巡线效率低,复巡周期长,巡检数据准确率不高。
今年秋检期间,国网福建电力检修公司全面实施“无人机巡检常态化、直升机巡检定期化、人工巡检机动化”,机巡人巡相结合,提升秋检工作质效。
10月14日,在500千伏东大Ⅱ线巡检现场,伴随着螺旋桨的“嗡嗡”声,一架挂载着1200万像素、带两倍光学变焦的可见光传感器及红外热成像镜头的四旋翼无人机,向着远方的14号塔飞去。30分钟后,工作人员在无人机地面显示器中确定该塔为直线塔,三相绝缘子均为双V合成绝缘子,与线路台账一致。
传统的人工巡检一天最多只能巡检5~8基塔,而用无人机一天能巡检20多基塔。无人机巡检已成为福建主网线路运维不可或缺的手段,全方位、多角度地掌握线路运行状况,为线路检修方案制订提供支撑。
秋检开展一周来,国网福建电力检修公司应用“智能巡检+人工巡检”的变电运维巡视新模式,已发现各类问题125条,其中设备隐患问题18条,为福建主干电网的安全稳定增加了一道坚固的“防火墙”。(杨婷婷 林梅妹 林丽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