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07 星期一

以寿宁梦龙文化周为媒 宁德苏州盼友好结对弘扬闽东之光

来源:东南网 编辑:黄芷晴

与会嘉宾参观冯梦龙纪念馆。王予捷 摄


与会嘉宾参观冯梦龙纪念馆。吴苏梅 摄

“我来宁德寿宁已经第四次,每一次来都有不同的体会,不仅看到寿宁可喜的变化,而且一次次真切地受到冯梦龙文化的感染。希望寿宁(宁德市)和相城(苏州市)在苏州老乡冯梦龙精神的感召下,友好结对,大出成果,出大成果,双方努力践行冯梦龙‘为民、务实、清廉’的思想,进一步增加两地百姓的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以告慰400年前的先贤!”11月5日上午,在宁德寿宁县举办的“闽东之光·寿宁梦龙”文化周活动启动仪式上,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人大委员会主任、苏州市参会代表团团长曲玲妮如是说。

当日,中共寿宁县委书记汤孔忠在致辞中表示,今年8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百忙之中亲自给下党乡亲们回信,让三十年的深情牵挂和勉励,铸就了“弱鸟先飞、滴水穿石、埋头苦干、久久为功”的寿宁精神,为28万老区人民摆脱贫困、全面小康注入了不竭动力。

与会嘉宾参观冯梦龙纪念馆。陈翊群 摄

300多年前,冯梦龙怀揣“一念为民之心”,不远万里赴任寿宁知县,以“做一分亦是一分功业,宽一分亦是一分恩惠”的治县思想,轻徭役、革吏治、明讼案、除弊习、整学风、修县志,打造了一个安居乐业的寿宁,不仅为我们树立起了勤政廉洁、为民务实为民务实的精神标杆,也为我国廉政文化、司法文化、县治文化、志书文化、教育文化留下了无与伦比的宝贵文化遗产,是“闽东之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寿宁的山山水水相融共生,成为让世界了解寿宁的文化地标。

汤孔忠说,本次“闽东之光寿宁梦龙”文化周,全国各地专家学者云集,是深入挖掘和总结、继承和弘扬冯梦龙文化的重要契机。我们衷心期待,通过这一交流平台,群策群力、推陈出新,将冯梦龙一生丰厚与精深的文化研究推向新阶段、新水平,为寿宁加快发展绿色崛起汇聚智慧和力量。

活动现场。陈翊群 摄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人大委员会主任、苏州市参会代表团团长曲玲妮在致辞中表示,宁德寿宁和苏州,地理上相隔600公里,依托新时代发达的交通,无论高铁还是开车,一天就可以到达,真是千里江陵一日来。想当年我们的苏州老乡、花甲县令冯梦龙是用了半年时间才走到这里,估计400多年前的冯公(诞生410周年)怎么也没有想到会有今天的速度。

曲玲妮说,我来宁德寿宁已经第四次,每一次来都有不同的体会,不仅看到寿宁可喜的变化,而且一次次真切地受到冯梦龙文化的感染。寿宁在王凌会长的启动下挖掘冯梦龙文化,到现在已近40年了,研究领域涉及文艺角度、廉政文化角度、法治文化角度,触角也越来越深。值得我们苏州学习。

文化周活动现场。王予捷 摄

“希望寿宁和相城在冯梦龙精神的感召下,友好结对,大出成果,出大成果,双方努力践行冯梦龙‘为民、务实、清廉’的思想,进一步增加两地百姓的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以告慰400年前的先贤!”曲玲妮同时感谢七年前寿宁送给苏州相城最好的一份礼物——冯梦龙为官之道。“这必将成为我的乡人的骄傲,愿我们双方携手,将冯梦龙文化发扬光大。”

中国俗文学学会顾问、北京大学传统文化发展中心主任段宝林在致辞中表示,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又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发生100周年,在这个节点召开冯梦龙文化论坛,有特殊的意义!

现场文艺展演。陈翊群 摄

中国俗文学学会于1984年在北京成立。段宝林作为中国俗文学学会顾问、作为近几十年冯梦龙研究的历史见证者,对冯梦龙研究的历史,作了简单的回顾。他说,冯学研究出现过两次历史性的突破,第一次是在五四新文学运动之后,湮没了几百年的冯梦龙及其作品重新回到人们的生活中,第二次是改革开放以来人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拨乱反正,重新审视古典文学研究领域,充分肯定了冯梦龙在中国文学史上的独特地位,恢复了历史的本来面目。

据寿宁县委宣传部消息,1982年,福建省寿宁县从日本拍摄回冯梦龙《寿宁待志》胶卷本并公开出版,引发冯梦龙研究热潮,1984年福建省在福州率先召开全国首个纪念冯梦龙的座谈会,提出“冯梦龙研究要有一个大的突破”。1985年全国首次冯梦龙学术讨论会在宁德和寿宁召开,提出通过重新评价“三言”以确定冯梦龙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应有地位;并首次提出,“三言”第一次把城市平民作为正面人物写入作品,“是一部中世纪晚期我国市民生活的百科全书”。

现场文艺展演。陈翊群 摄

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并多次点赞冯梦龙。2014年11月福建·寿宁冯梦龙文化高峰论坛成功举办,围绕“好官冯梦龙”取得从廉政文化角度研究冯梦龙的新突破。

2016年11月,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全面依法治国”以及“挖掘和传承中华法律文化精华”的思想指引下,福建学术界在福州举办冯梦龙文化高峰论坛,进一步取得从法治文化角度研究冯梦龙的新突破。2017年5月,省委办、省政府办《关于印发

现场文艺展演。王予捷  摄

多年来,福建省先后成立“福建省冯梦龙研究委员会”“福建江夏学院冯梦龙研究所”“寿宁县传统文化研究会”,在取得冯梦龙研究多次突破的基础上,提出“1316”工程,概括了福建省研究冯梦龙的重点、特点和发展方向,其核心在于挖掘冯梦龙文化的当代价值,促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服务于树立文化自信这个伟大的工程。

宁德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谢再春在致辞中表示,我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闽东之光传播开去”的重要嘱托,大力实施“闽东之光”传播工程,此次把“闽东之光·寿宁梦龙”文化周系列活动,作为传播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得到省、市、县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相信文化周系列活动的举办,将为冯梦龙文化的宣传推介、传承弘扬起到积极的作用。

谢再春希望,省市有关部门、苏州市相城区、相关文化研究会和各位专家学者一道,加强对冯梦龙文化的研究、保护、挖掘、传承,为更好地把闽东之光传播开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文化周活动现场。陈翊群 摄

当日,此次启动仪式上进行了非遗北路戏等民俗文艺表演,匠人高超娴熟的廊桥搭建技艺让现场观众纷纷拍照留念,现场还进行了硒锌美食展示、国学经典诵读展演等活动。本次文化周持续至11月10日,主办方为市民献上了多项文化盛宴。

本次活动由中国俗文学学会、福建省作家协会、中共宁德市委宣传部、福建省冯梦龙研究委员会、寿宁县委、县政府等联合主办,活动旨在弘扬冯梦龙文化为重点,打造“十个一”工程,即举办一次冯梦龙文化研讨会、建成一个冯梦龙文化纪念馆、创作一批冯梦龙文化产品、挖掘一批冯梦龙文化遗址遗存、出版一批冯梦龙文化读物、办好一个传统文化艺术展、创作一批冯梦龙文化影视剧本、编排一批冯梦龙北路戏作品、举办一次传统美食展、开展一系列冯梦龙文化进校园活动,让冯梦龙文化崛起成为展示寿宁、宣传寿宁的绚丽名片。


文化节现场,群众参与传统民俗活动。吴苏梅 摄

文化周活动现场美食展示区,人头攒动。吴苏梅 摄

【文化周表演项目时间表】

11月5日下午,在寿宁县众创空间举办2019年冯梦龙文化寿宁研讨会;11月5日晚上在寿宁县北路戏保护传承中心举办寿宁县第四届国学经典诵读展演活动。

11月6日上午将开展梦龙遗迹追踪活动,邀请研究冯梦龙文化专家学者前往平溪镇南溪村和平溪村、芹洋乡九岭等地,徒步感受古道文化(冯梦龙在寿宁任知县期间遗址遗存)。11月6日晚上将在寿宁县北路戏保护传承中心举办冯梦龙施政文化文艺演出。

11月4日至11月7日在寿宁东区广场举办梦龙文化民俗展演,一批具有历史传统的民俗文艺节目,包括戏曲(北路戏)、木偶(傀儡)戏、畲族山歌、舞龙舞狮、八宝灯、民间唢呐、音乐舞蹈、奇门异术等在活动期间演出。

11月5日至11月9日,在县东区梦龙广场举办寿宁传统美食节,一批具有寿宁地方特色的小吃、土特产等特色食品,包括金丝扣、米糕、糍粑、鼠曲饼等寿宁传统特色美食及食材展,于活动期间展示。

11月4日至11月10日,在寿宁县百胜购物广场举办寿宁县文化艺术展,一批书画、摄影、廊桥模具、梦龙陶艺、石雕、根雕、盆景等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作品集中展示。(东南网记者 陈翊群 见习记者 王予捷)

闽ICP备11004081号-2 邮箱:200822659@qq.com 广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