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07 星期一

泉州市市长王永礼:引领企业发展 泉州主抓四方面

来源:中国网海峡频道 编辑:黄芷晴

image.png

泉州市市长王永礼作泉州市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工作汇报 图:李宇凌

中国网海峡频道讯(周晓磊)作为我国首批制造强国建设和“数控一代”创新应用示范城市,近年来泉州在推动传统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升级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有效举措,全力打造“泉州制造”升级版,为全国做出了示范。11月18日,2019国家制造强国建设专家论坛(泉州)系列活动开幕,泉州市市长王永礼在工作汇报中详细介绍了泉州市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做法和成效。

王永礼介绍,泉州市是国家制造强国建设试点示范城市,更是“爱拼敢赢”的“晋江经验”的诞生地,近年来泉州认真贯彻落实制造强国战略,在推动传统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升级上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作为国家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城市、国家级服务型制造示范城市,泉州目前有智能制造示范企业 5 家,智能制造新模式项目 6 个,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平台、项目 7 个,国家质量标杆企业 3 家,技术创新企业 6 家,国家工业设计中心 5 个。

2018年,泉州GDP达8468亿元,2016-2018年年均增长8.4%。 去年泉州的经济总量在城市排行中排到第18位。值得一提的是,今年1-9月份泉州的经济总量又增长8%,泉州的制造业规上工业达到了8.5%。出口贸易今年1-10月份逆势增长已经达到20%以上。

王永礼表示,泉州市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做法和成效主要体现在四方面的工作,包括抓产业路线图的引领;抓企业科技的赋能;抓生态圈的塑造,主要是以服务型制造为抓手;抓营商环境的改善和提升。

在产业路线图的引领方面, 从2010年开始,泉州先后制定了纺织鞋服、机械装备、建材家居、食品、石油化工、工艺制品、纸业印刷等18个重点产业转型升级路线图;出台了累计63份的政策文件用于扶持;实施”强链补链建链“工程;“薄弱”环节抓“强链”、“缺失”环节抓“补链”、“关键”环节抓“建链”。

在企业科技的赋能方面,主抓产品赋能、工艺赋能、管理赋能,其中,产品赋能中抓,新材料、新设计、新技术三个方面。工艺赋能主抓数控化、智能化改造和智能装备发展。2018年机械装备全部产值超2000亿元,涌现一批单项冠军,泉州针织大圆机、砖机等产量约占全国份额一半以上,拥有国家单项冠军企业2家、福建省级单项冠军企业(产品)18个。

在生态圈的塑造方面,以服务型制造为抓手,实施龙头促进计划,支持龙头投资高端制造、仓储配送、工艺研发、结算中心及总部项目。引导支持龙头配套企业落地泉州。 实施“万家企业手拉手”行动,支持二三线品牌转向专业代工,如:爱乐、喜得狼、美克 。 引导传统代工改造转向高端代工、支持出口美国代工企业与本地品牌企业对接。实施原辅料配套提升行动,支持差别化纤维、新型鞋材等中间项目建设。同时,强化公共服务保障,实施高层次人才港湾计划,实施高技能人才培训计划,实施实用人才创新创业计划。

在营商环境的改善和提升上,王永礼表示,可以用三句话概括“泉州的政企互动叫‘清又亲’,泉州的政策叫做‘短平快’,泉州的政府服务叫做省时省力省钱。” 泉州政府始终在帮企业办事,去年泉州还为民营企业出台“1+X”政策包,包含有关人才、投资、融资、智能制造、创新等方面的政策。通过市县领导挂钩服务163家龙头企业,“一对一”服务、党政领导与企业家恳谈会、政策面对面宣讲、12345民企服务热线等多种途径加强政企互动,推动惠企政策落地。

闽ICP备11004081号-2 邮箱:200822659@qq.com 广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