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海峡频道讯 近日,福建省漳平市吾祠乡陈地村贫困户李文像和他的妻子 ,在当地扶贫干部及村干部的指导下,一大早就来到他们家的养鸭场,辛勤地将80多只肉鸭放养在小溪边。肉鸭有的在小溪潭里游来游去,有的在岸边寻觅小虫。李文像说:“我们家在扶贫干部的帮助下,今年9月份报名参加村里规模养殖肉鸭,共投入鸭苗80多只,基本上成活了!这里山水干净,很适宜肉鸭的生长。”
吾祠乡在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中,为进一步增强扶贫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增强贫困户脱贫信心,2019年9月初通过举办就业扶贫培训班、入户走访宣传等多种途径,向贫困户宣讲产业扶贫项目内容、规模要求和奖励标准,提高产业政策知晓率。根据当地的资源特点和产业优势,重点落实和带动贫困户发展养鸭、养蜂和闽笋加工等几大特色产业。历经数月努力,贫困户养殖场中的鸭苗已茁壮成长,并迎来了第一次验收。
根据贫困户的养殖规模,吾祠乡包村干部、扶贫干部以及村负责人组成的验收小组,积极开展入户验收。吾祠乡肉鸭养殖涉及9个村80户,验收鸭子3000余只。陈地村村主任李文水说:“今年因受非洲猪瘟影响,村里的人大多人都转向养鸭子,每户大都在近百只左右。”肉鸭养殖不仅受到贫困户的认可,还得到了其他农户的青睐。
吾祠乡分管扶贫领导曾念峰说:“通过验收,大部分贫困户手中的鸭苗成活率达95%以上,仅这个项目贫困户每户一年就可增加收入5000元左右。”(林松金 林向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