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海峡频道讯(高营光) “问政于民方知得失,问计于民方知虚实,问需于民方知冷暖。”主题教育开展以来,龙岩市各级党组织坚持开门抓教育,广开门、开好门,从始至终做好“家门口”的教育,广泛组织群众积极参与。
龙岩市委书记许维泽在龙岩市信访局调研时强调,龙岩市各级各部门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全力做好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的工作,要坚持设身处地,站在群众的观点来思考问题,感受群众的苦衷,体谅群众的难处,把群众工作做深、做细、做实。
龙岩市各级党组织身体力行,深入基层一线找问题、解难题,提高主题教育的覆盖面、参与度和解决率,真正让群众监督评议,切实解决群众的痛点、难点问题,主题教育走得更广、更深、更实。
全方位开门 务求主题教育全覆盖
“非常感谢党组织把书籍和光盘给我送到家里来,给我送来‘精神食粮’,心里真是暖暖的。”日前,龙岩市电视台退休党员何其芳同志接过电视台党总支负责人递送的学习材料时这样说。
为确保主题教育全覆盖,切实把主题教育的大门打开,让群众的声音传进来,把基层的意见提上来,确保主题教育全过程群众看得见、感受得到,龙岩市利用当地红色资源丰富的优势,确立60个主题教育基地,用好“红色轻骑兵”“红军戏台”“中央苏区大讲堂”等富有当地红色特点的宣传平台和载体,用活“微视频”“红色话剧”“现场教学”等特色做法,让党员领导干部带学领学督学,让支部书记讲给党员听、党员讲给群众听,用生动活泼的学习形式、通俗易懂的群众语言,增强主题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用心用情用力确保主题教育全方位开展。
龙岩市各级党组织还利用当地民俗文化、红色文化等资源,创新应用情景式、互动式、体验式教学,采取组建“小蜜蜂”宣讲团、“百姓演艺台”“红军戏台”、节间集中学习、为部分返乡时间短暂和未返乡的流动党员寄送“教育包裹”等方式,常态化演出、送学上门,把学习教育送到田间地头、群众身边,有效破解了流动党员、退休党员、在外党员、居住偏远党员、行动不便党员“不来学”“不便学”等问题。
多渠道问计 提升广大群众参与度
龙岩市各级党组织在主题教育中党员干部大力弘扬才溪乡调查精神,在调研中直奔“真问题”,通过e龙岩随手拍、在网站和微信公众号开设窗口、设置意见箱,广开言路征求群众意见建议,把问题找准找实,全力解决群众的揪心事、烦心事,推动问题在一线发现、矛盾在一线化解、关怀在一线送达、作风在一线体现。
党员干部动起来了,群众参与进来了。龙岩市住建局通过个别访谈、实地走访,与业主代表、物业代表、开发商代表座谈等形式,着力解决住建领域突出问题;武平开展“干群谈心说事”活动,设立225个说事谈心室,规定每周三为集中说事谈心;“我这个自然村到行政村300多米道路一下雨就泥泞,能不能做个硬化?”家住长汀县庵杰乡八宝峰下的黄坑村早禾田自然村的曹先生得知政府在开展主题教育,也欣然前往e龙岩写下诉求件……目前,龙岩市共收集梳理出各类难题积案共271件、意见建议共2470件,有的反映社区里缺少活动场所,有的提出镇里的马路夜间需要更明亮的灯光……一件件事情虽“小”,却是百姓心声,更是群众信任。
尽全力破题 提高急事难事解决率
从实施第一批21个应急性教育重点项目建设破解中心城区“上学难”问题,到实施“互联网返乡工程”啃下群众“看病难、看病贵”这个“硬骨头”,从破解产业发展难题,到优化龙岩营商环境,龙岩市开展主题教育始终瞄准发展和民生需求,以刀刃向内、自我革命的精神,深入查摆在为民服务中的难点痛点堵点,畅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以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行动为民,实事惠民,龙岩市各级党组织用实实在在的解决率和满意度来检验主题教育成效,对群众提出的意见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结果。今年以来,龙岩市扎实推进千名干部挂千企帮扶活动,龙岩市四套班子领导以上率下,主动率领有关部门进企业开展帮扶服务,目前已摸底排查挂钩企业困难问题998个,已协调解决632个,正在协调解决359个。9月26日,龙岩市农业农村局罗龙群副局长在走访市绿鲜山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时,得知该公司亟需蔬菜、百香果种植方面的技术指导,便于次日邀请到福建省农科院蔬菜研究中心薛珠政研究员,到实地开展蔬菜种植技术等相关技术指导。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主题教育成效如何,群众说了算。“今天来办交房手续,就拿到了产权证,政府为咱老百姓办了一件大实事!”7月18日上午,购买“印象天澜”的李先生从开发商手中接过钥匙后,随即在交房现场领取了《不动产权证书》,喜笑颜开。今年7月,龙岩市自然资源局持续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中心城区商品房项目“交房(地)即交证”创新做法等8项举措形成行政审批服务“龙岩标准”,走在全国前列,不仅省去市民等待办证的时间和再跑一趟的麻烦,还有利于解决市民小孩落户、积分入学等民生问题,大大保障了购房人的合法权益,得到群众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