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华寒,在部队从军7年后,他退伍不褪色,转业成为了一名人民警察,掐着指头算一算,他入警营也有7年的时光了,从戎装绿到警察蓝,从人民的子弟兵到百姓的人民警察,他使命转变而初心未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用初心回应初遇,踏上征程不忘来时的路,始终发扬军人的归属感和使命感。
下面,我们节选出曾华寒的部分“住村”日记
扛起背包,从新出发
我背起“住村”背包,走,走,走,走到辖区里边,走近百姓身边,走进百姓心间。
泡茶讲古,倾听民声
我开展入户访查工作时,热情的老乡们见到我以后,总是会拿出茶具,泡上一杯清茶来招待我。起初我总是做完访查工作便匆匆忙忙地离开了。后来有一次实在是盛情难却,便忙里偷闲地坐下来与老乡们“泡茶讲古”,结果发现在“泡茶讲古”期间可以切切实实地了解到乡亲们的烦恼及所需要帮助的问题。之后,每当我开展入户访查时,总会带上几包茶叶,借老乡们一壶开水,与他们促膝长谈,聊聊家长里短,并悄悄记录下他们不经意间谈到的烦恼及问题,为做好“解民忧”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积极练“兵”,服务为民
一个人的力量终究是有限的,为了能更好的服务广大人民群众,我“住村”以后便立即集合巡逻队伍,时常向他们了解村里面的社情动态,并积极开展军事化训练,全面提升巡逻队伍的综合素质及业务能力,充分发挥他们人熟地熟的优势,更好地来协助我开展“住村”各项工作。
宣传引导,共筑防线
近年来,网络诈骗,电信诈骗,金融诈骗等诈骗方式层出不穷,形式多变,而淳朴的乡亲们,防范意识普遍较为薄弱。为了守好乡亲们的“钱袋子”,我积极开展防诈骗宣传教育。“住村”工作的开展使我进一步下沉工作重心,常驻在村里,大部分时间都是穿梭在村里的大街小巷里,逢人便宣传,并时常到村委会、工厂、学校等人员聚集地,开展集中宣传讲座,切实提升乡亲们的防骗意识,筑牢安全防线。
安全检查,排除隐患
安全无小事,“住村”以来我有了更多时间来开展安全检查工作,从村头到村尾,进租房、进厂区、进校园,认真细致地开展安全检查工作,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指出,并督促相关人员及时整改到位,同时进行安全警示教育,切实消除安全隐患,全面提升安全防范水平。
返回“据点”,总结提升
当忙完工作后,我回到了我的“住点”——陈立新兄弟家中,因为工作的原因,回来得比较晚了,陈立新兄弟特意为了我留了热汤并帮我热了饭菜,心里暖呼呼的,用完餐以后我按规定缴交了伙食费。随后,我便到陈兄弟帮我安排的房间内整理床铺准备休息,并在休息前总结了一天工作所得。
住村,关键是要“住心”。作为一名基层民警,排民意,解民忧,用背包做标准,用脚步来丈量,解决群众的难处,做群众的贴心人,是我们落实“最后一公里”的实际行动。(曾华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