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上午,在晋江市公安局刑侦大队举办了一场认亲仪式,高女士和自己31年前被拐的孩子小余终于团聚了,双方相拥一起,泣不成声。
“孩子,对不起,当时是妈妈没有看好你,让你吃苦了!”现年55岁的高女士在31年后与自己失散多年的儿子相认时,声泪俱下,多次向儿子说道。短短的一句话道出了一位母亲31年的的自责与心酸。
而这场不幸的分离,要从1988年的那个冬天说起。当时,家住贵州贵阳的高女士迫于生计,萌生了到外地打工挣钱的念头,于是托人介绍可以前往沿海打工的机会,希望可以靠着打工,补贴家用。这期间,高女士认识了男子陈某,陈某自称有渠道可以帮助找到好的工作,而当时24岁尚未出远门的高女士并没有多想,就决定带着当时年仅2岁的儿子小余一同前往沿海务工。但未曾料到的是,“工作中介”陈某心怀不轨,竟将高女士和其儿子小余拐卖至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某乡。
不久后,犯罪嫌疑人陈某就被贵州警方抓获处理,高女士也被成功解救回家,但其儿子小余却从此失去了音信。之后高女士从未没有放弃寻找,31年间多次到贵州、泉州两地公安局询问查找情况,但始终都没有音讯,31年始终没有找到小余。
2019年11月底,晋江市公安局刑侦大队通过开展一系列工作,通过对海量案件案情比对、配比,发现晋江市某镇的一名三十三岁男子施先生及可能就是高女士当年被拐儿子小余。
刑侦大队办案民警立即与贵州贵阳警方联系,找到高女士一家,并再次核实当年其子小余的被拐情况,随即又通过晋江方派出所片警对施某的家庭情况进行了解,办案民警得知施先生系其父母向他人购买的,而卖掉施先生的嫌疑人谎称施先生是其亲生孩子,因经济困难无力抚养,故将施某卖掉。而施先生也于三年前养父生病弥留之际,知道了自己并非父母亲生所出。通过案情比对,施某与当年被拐的小余情况高度吻合。
根据得到的线索,晋江公安刑侦大队办案民警联系取得双方DNA,比对结论可以认定施某就是当年高女士被拐的儿子小余。12月6日上午,办案民警安排了从贵州赶来的高女士及大儿子与施先生相聚晋江。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原本以为父母养不起我,所以也没有寻找,没想到亲生父母一直在找我,还寻找了自己31年。”小余动情的说道。“由于年纪小,几乎没有记忆。这么多年来养父母对我视为己出,收获两份爱的我,会照顾好两边的父母,回报他们的生育、养育之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