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01 星期二

厦门铁路公安搜排爆手余华伟:与生命对赌 与使命共行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黄芷晴

余华伟进行排爆演练。供图

作为一名搜排爆手,他面对生死考验敢冲敢拼,了然无惧;作为一名铁路民警,他扎根基层,在岗位上默默奉献;作为一名特警教官,他勇猛无比,在训练场上授业解惑,满怀激情。余华伟,厦门铁路公安处特警支队民警,多次获评“优秀公务员”、“优秀共产党员”,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三等功两次。

余华伟之前是陆军特种兵退役的优秀士兵,2017年进入厦门铁路公安处工作,成为一名特警教官,当一身橄榄换藏蓝,军人的刚毅便嵌入闪闪警徽,工作中他不断更新业务知识,为钻研教学案例勤学苦练,注重总结分析排爆工作特点,成长为南昌铁路公安局唯一一名搜排爆手。

余华伟每次排爆,都要穿上约90斤重的排爆服。图为排爆演练。供图

“厦门站发现疑似爆炸装置,请特警支队携带搜排爆设备,立即赶往现场处置。”12月23日,余华伟和同事们正在开展排爆应急演练,接到上级指令后,火速赶往现场。

天气虽冷,可余华伟除了日常执勤服外,还需要穿上重达70斤的排爆服和20斤的防爆头盔,此时余华伟相当于身上背着一个成年人在执行任务,浑身上下被紧密的保护起来,但是双手却是完全裸露的,为得是能快速精准操作各种搜排爆设备,来到危险物品旁,他屏住气息,将疑似危险物品转移至安全区域,之后利用爆炸装置销毁器进行销毁。“3!2!1!起爆!”随着一声巨响,正在启动的“爆炸装置”被成功排除。

脱下排爆服,余华伟长舒一口气,汗水已经湿透了他的衣背,回身和同事交流:“刚转移爆炸物环节慢了1秒。”余华伟回想自己第一次参加搜排爆工作,接到上级指令立即赶到现场,穿上厚重的排爆服、防护头盔,提着便携式X光机,一步步走向疑似爆炸物。“当时都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声,在头盔里回响。”他讲述着当时紧张的心情,每一次“生命对赌”,都承受常人难以想象的压力,容不得半点失误,每一次都不能输。

余华伟组织训练特警队员。供图

在余华伟10多平方米的办公室,满满当当摆放着各种各样炸弹模型,以及用于练习的线路和电路板。“100个犯罪分子自制的炸弹可能有100种不同的构造。”为了适应当前严峻的安保形势,余华伟一边工作一边摸索,包括器材使用、资料学习、专业知识学习等,每天进行体能训练,练习“筷子夹钢珠”训练稳定性,让余华伟每次排爆,穿上约90斤重的排爆服,依然像医院的外科医生一样,细心地为爆炸物做“手术”。

今年8月18日,厦门铁路公安处成立福建省内铁路公安首支地区处突机动队,上级决定让余华伟负责处突机动队的日常训练工作,为完成好此次任务,他把家搬到了训练场,不仅潜心研究各类案事件特点,而且注重案例收集与案例教学,训练中他以提高民警的综合战斗力为目标,充分发挥陆军特种兵的优势,积极探索徒手防卫控制技术,改进民警警械使用训练的方法,经过余华伟的“魔鬼”训练,处突机动队员迅速成长,在处置过程中能够快速反应、一招制敌,得到全体教官和处突机动队员的高度认可。

余华伟在站台巡查。供图

8月28日至29日,福建全省公安特警跨区域拉动增援暨实战演练在泉州举行,余华伟再次临危受命,代表厦门铁路公安走上福建全省公安特警大舞台,出差前2天,70岁高龄的母亲突然旧疾复发,需人照料,再三权衡,余华伟难以抉择,母亲知道这次演练是对自己儿子工作的全面检验,是儿子的荣誉之战,病床前母亲说:“大伟,去吧!我,好着呢!”

肩负重任的余华伟在训练中更加拼命,演练前的最后一次彩排不慎摔伤,肘部缝了4针,为了良好的演练效果,他坚持轻伤不下火线,一走出诊所,就不顾战友们的劝阻,把绷带死命一拉,用特警作训服袖子遮住伤口,重新回到训练场。8月的泉州暑气蒸人,汗水流进伤口异常疼痛,随着训练场上的一招一式,血水顺着胳臂泊泊留出,他强忍着伤痛,与战友同吃同住同训练,一刻都没有休息,圆满完成演练任务,被战友们称为“铁人”,也得到了地方公安同事们的高度赞扬。

这就是搜排爆手、铁路民警、特警教官——余华伟,长时间的讲课、训练,他身上满满都是“功勋章”,老伤未愈,新伤又发,经常在腰、膝盖等部位贴上膏药坚持工作,“打铁还须自身硬,铿锵击筑力千钧。我将继续前行,为我热爱的事业不断奋斗!”(李越)


闽ICP备11004081号-2 邮箱:200822659@qq.com 广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