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疫情发生后,泉港区界山镇东张村无职老党员主动编排闽南语防疫顺口溜、短歌谣,沿街走巷“敲锣喊话”;晋江市新塘街道缺塘社区无职党员戴党徽、亮身份,在菜市场设立防控点,排查返乡人员;南安市霞美镇梧坑村无职党员先锋队每天穿梭在村里各个角落,入户测温、走访摸排、防控宣传、分发口罩,人均日行一两万步……
这都是活跃在泉州防疫一线的无职党员忙碌的身影。连日来,全市10多万名农村(社区)无职党员主动放弃春节假期,勇立潮头、纷纷上阵、积极作为,打造无职党员“先锋队”“宣传队”“服务队”,成为此次疫情联防联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进一步筑牢群防群治抵御疫情的严密防线。
冲锋一线,打造凝聚群众的“先锋队”。浩劫骤降,党旗就是征集令。据统计,全市共有4.3万多名无职党员主动成为“逆行者”,成为3000多支党员突击队、先锋队、服务队中的一员,推动各地轮值轮守、体温测量等防控举措落到实处,以实际行动诠释初心和使命。在安溪县,虎邱镇党委指导20支无职党员先锋队,参与设卡劝导,建立湖北返乡人员工作台帐,用雷霆手段做好隔离点的管控、警戒、联勤工作。在鲤城区,海滨街道党工委发动27个楼栋党小组及街巷长、社区网格员、热心居民等130余名无职党员亮明身份,成立8个党员突击队深入防疫一线,临江街道伍堡社区七旬老党员林国伟说道,“作为党员,此刻正是体现价值的时候”,他虽罹患食道癌,饱受病痛的折磨,但仍每天协助社区工作人员走街入户,帮助做好一项项防控工作。在惠安县,来自河南的一名普通党员王占路写下“请战书”,要求加入辋川镇南星村疫情防控突击队,协助开展入户工作,做好外来人口登记,还自掏腰包慰问两户贫困户,挺身站在抗疫“第一线”,他表示“共产党员是不分地域为人民服务的”。
带头承诺践诺,打造引导群众的“宣传队”。越是风急雨骤,越考验责任;越是关键时刻,越见证担当。当疫情来袭,全市无职党员带头承诺践诺20万多项,向周边群众宣传疫情防控知识700多万人次,用责任担当保持了群众思想定力,用行动践行了党员的初心使命,提高了群众面对疫情的“免疫力”。在丰泽区,收到区组发出的《致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的一封信》后,城东街道西福社区的无职党员魏秀碧把广场舞音响变成宣传小喇叭,放在小区门口循环播放,主动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在永春县,东关镇外碧村老年协会的老党员们响应号召,参与检查卡点轮流执勤,分发《给老年朋友的一封信》,还挨个打电话告知、劝说村里老人,他们说,“当了这么多年的老党员,村里的老老少少多少还能听我们两句劝。除了管好自己,我们也想做些宣传,帮忙守住一线。” 在台商区,百崎乡白奇村出现一支由10名无职党员组成的宣传队伍,一群退役军人老党员自发组成防疫劝导队,发挥“退伍不褪色”的精神,第一时间冲在前线,挨家挨户“苦口婆心”地劝导群众特别是老年人要“少出门、勤洗手、戴口罩”。
主动暖心关怀,打造帮助群众的“服务队”。疫情挡不住温情,距离阻不断温暖。“为人民服务”从不是一句口号,身处一线的无职党员与群众守望相助,主动为在家隔离观察对象解决了4万多项生活物资需求,送去服务同时也送上暖心关怀。在晋江市,内坑镇深圳村党支部采取分片管理的办法,组织全村无职党员认领所在片区居家自我隔离的观察对象,义务为他们发放口罩、代购瓜果蔬菜等食品、清理每日垃圾清理,全力保障他们的生活。在石狮市,凤里街道五星社区党支部成立无职党员志愿服务队伍,实施居家隔离人员“一对一”帮扶服务,通过建立微信群、提供点单服务等方式,既保证随时视频摸清隔离人员动态,又让隔离人员的生活物品采购需求得以及时解决。在德化县,桂阳乡50后的老党员赖秀兰主动请缨加入疫情防控党员服务队,坚持每日电话随访武汉返乡人员,询问他们的体温、身体状况,用真心、诚心去关心他们,并保障其正常生活,成为了武汉返乡人员的“管家”,同时还在他们解除居家医学观察后,仍持续每天的关怀,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黄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