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09 星期三

福建石油“蓝白”档,奋战疫情防控第一线

来源:中国网海峡频道 编辑:黄芷晴

中国网海峡频道2月22日讯(林珊)连日来,福建石油高度重视疫情防控工作,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实时关注疫情动态,全面强化防控举措,从严压实防控责任,采取多项措施确保员工和客户的健康安全,油品供应稳定。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坚定站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当好员工群众的贴心人和主心骨,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让党旗在防控疫情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他们和广大员工一起身着蓝色工装,坚守在抗疫保供的一线,抓好各项防控措施的同时,努力为客户提供安全、便捷的环境,做好油品保供和非油品销售,做到防疫经营两手抓、两不误。

他们的身后,还有这么一群人,身着白衣,二十四小时坚守在抗击疫情第一线,为人民群众的健康筑起最坚固的防线。

不同的战场,同样的坚守,他们是一家人,默默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为抗击疫情全力奋斗,留下了一串串“逆行”的最美足迹,写下了一首首铿锵有力的战歌。

在福州石油

“老婆别怕,你的身后有我”

image.png 

“妈妈……妈妈……”

“豆子,你看妈妈剪的新发型很美吧!等妈妈回来,也带你去剪头发,咱们仨一起拍全家福去...”

“家里的事你放心,一定要照顾好自己。我已经把豆子安顿清楚了,公司领导也给予了最大支持。现在我最放心不下的是站里的员工,我也要坚守我的岗位,我们一起努力、共同抗疫!”福州石油劳光加油站党员站长林剑一手搂着孩子,一手拿着手机说。视频电话那头,是他的妻子——杨玫,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驰援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肿瘤中心的一名护士。结束了视频电话,林剑发了一张2018年4月拍的全家福照片给她,“老婆别怕,你的背后有我,我们一起抗击疫情。”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2月12日晚上8点左右,杨玫接到院里发来的紧急通知,要再选派100名护理人员支援武汉重症病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肿瘤中心。她第一时间报名,她说,“我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先剪个头发,干就对了!”一切准备就绪已是2月13日上午,距离出征还有2小时,杨玫这才告知丈夫林剑和孩子,自己要与同事一起去支援武汉。虽有担忧与不舍,但林剑还是支持了妻子的决定。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林剑和妻子杨玫始终扎在防疫前线。林剑主动申请住站和员工一起抗击疫情,定时为员工测量体温、更换口罩,带领员工对站点进行全面消毒。为了避免员工就餐时发生交叉感染,每到饭点,他就把饭餐一份一份的装好,叮嘱员工进行分时段就餐。为平衡好经营和疫情防控的需求,林剑积极落实福州石油“汽车后备厢行动”计划,通过客户群、朋友圈、站点内外张贴“易”购物通知等形式告知客户,顾客购买商品后,员工就会将商品直接送到客户汽车后备厢,无需接触任何设备。此外,客户出站前,他还会为客户进行一次体温测量,并登记车牌号及客户体温,让客户放心进站、安心出站。

福州石油党委以高度负责的态度落实“蓝白”夫妻档员工的保障工作,采取务实、贴心、到位的举措,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福州石油党委书记、总经理陈加彬了解情况后,第一时间强调,务必要做好员工后勤保障工作,妥善安排好站长林剑的工作,照顾好“白衣天使”的家人,就是对驰援在武汉一线医务工作者最好的支持。2月14日,福州石油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吴初椿代表公司党委到劳光加油站慰问仍坚守在一线的林剑,进行谈心疏导,让他和妻子互相支持鼓励,构筑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信心决心。

在厦门石油

夫妻携手,就能解决所有困难

厦门石油商业客户部员工、党员陈崎同志的爱人白思颖,也是众多“逆行者”中的一位。她也是一名孕妇。白思颖所在的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已连续派出三批医护人员紧急救援武汉。由于人手紧缺,从大年初二起,留在医院的医护人员每周只休息一天,白思颖更是主动请缨,向医院申请从二线科室调到一线门诊科室,每天更加忙碌。

image.png

image.png

陈崎一开始也很担心,妻子怀孕期间免疫力弱,而且一线门诊科室连轴转,担心妻子身体承受不了。虽然心疼,但对于妻子的选择,他考虑得更多的还是疫情,鼓励和支持妻子到一线科室上班,从大年初二起就当起妻子的专职司机,一回到家总是抢着做家务活,让妻子有更多的休息时间。

image.png

厦门石油党委得知他的情况后,第一时间慰问他,问起他工作和生活上有没有困难,他表示如果遇到困难会和妻子一起面对,并分享了妻子当时和他商量时说的话:“如果每个人都只管自己,疫情只会越来越厉害,那些去武汉支援的人,才是真正站在抗疫一线的人,才是真正的英雄”。

在宁德石油

我会坚定地站在她身后

image.png

“老婆,情人节快乐,要照顾好自己!我一直戴着口罩,不用担心!”

2月14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宁德石油寿宁斜滩加油站员工陶伟超只能用微信祝福的方式向妻子表达关心和爱,同时也向妻子报告自己的防护措施落实情况。他知道妻子很忙,没有空和他多聊。由于县城封路,陶伟超农历正月初二上班后就无法回家,一直在加油站上班。

image.png

image.png

他的妻子是寿宁县双城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一名护士,自农历正月初二起就开始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每天忙着到社区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开展周边环境日常消毒,对辖区内住户进行排查登记、体温检测,同时时刻监测武汉返乡居家观察人员的体温情况。

说起妻子日夜忙碌在一线抗击疫情,陶伟超坦言,嘴上说不担心是假的,但作为医护人员,妻子上一线是职责所在,作为家属,要全力支持她的工作才对。虽然两三天才能和妻子视频一次,但是看到妻子一切安好,他就放心了。

“出来近20天了,回不去,不知道家里什么情况。我父亲也是老石油啦,70多岁了,他很支持我们的工作,有通电话都叫我们不用担心家里。他对我们说工作就要尽心尽责,在这个国家有难的关键时刻,有一份力就要出一份力。”有了家人的理解和支持,陶伟超和妻子安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地发光发热。

在泉州石油

“蓝白”同心,携手抗疫

image.png

陈志辉,泉州石油永春顺达站站长,他的妻子郭瑞萍,永春县医院感染科科员,他们两口子,一个是“石化蓝”,一个是“天使白”,虽身不同的岗位,但在面对当前严峻的新冠肺炎疫情时,却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并肩作战,携手逆行赴“战场”。

农历除夕一早,郭瑞萍就接到单位的紧急电话,她所在的永春县医院要求当日起全员必须在岗待命。匆匆安排好家里,她就直奔医院,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又是在医院感染管理科工作,瑞萍更是扮演着排头兵的角色,“进入隔离病房排查情况、协助制定应急防控方案和相关流程,奔赴各乡镇的卫生院指导医护人员进行安全防护……”每天从早到晚地忙碌在防疫一线。

image.png

另一头,疫情当前,加油站的防控和保供工作也尤为重要。作为站长的陈志辉更是一刻也不敢松懈,除了每日做好本职工作,还需要每日定时对加油站现场和便利店、卫生间等地方进行消毒,为同事进行体温测量,做好员工的心理疏导工作……陈站长家中两位老人已年近七旬,还有两个可爱的儿子,小的才刚上幼儿园,在妻子奔波在防疫一线时,他心里既不舍又心疼,但却还是鼓励妻子“你安心去上班,家里我会照顾好的!”

虽然永春顺达加油站和永春县医院相距不到一公里,但由于疫情防控工作性质特殊,陈志辉和妻子已经十多天没有见面了,每天只能掐着她休息的时间才能通过手机视频进行聊天交流,并互相鼓励打气:我们都在承担着肩上的责任,要舍小家为大家,只希望早点打赢这场“战役”,我们才能更好地陪伴彼此和孩子。

在漳州石油

她守护群众,我守护着她

image.png

闻令而动,勇挑重担。在这场与疫情赛跑的比赛中,社区医务工作者们奋勇向前,义无反顾。杨冰,社区卫生医务工作者,她负责湖北返闽人员和医学观察期人员的体温监测和信息采集工作。为了减轻居家观察者的心理负担,每一次上门,她都会提前联系,告知上门时间,每一次测量完体温,总会亲切询问病人是否有其它需要。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面前,正是这群“健康卫士”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白衣天使的真正意义。

而杨冰的丈夫陈奕航,也同样在另一个岗位为防疫工作作出自己的贡献。陈奕航是漳州石油机关第一党支部纪检委员、零售管理部副经理,作为非油品工作的负责人,他在疫情防控期间每天都要关注联系全区便利店商品库存情况,奔波在非油商品仓库分发现场,坚定地履行中国石化“不断供、不打烊、不涨价”的社会承诺,为全力支持和保障地方民用生活物资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image.png

陈奕航说,我和杨冰每天早出晚归,有时几天都没有好好说过一次话,但她作为基层医护人员,奔赴疫情防控第一线,用自己的行动坚守一名医护工作者的初心,为守护一方平安而逆行奔跑,我看在眼里,我会每天为她鼓劲,告诉前线的杨冰,我会照顾好家庭和孩子,打理好家中事务,让她在一线专心抗疫,没有后顾之忧。我和杨冰都相信,疫情很快就会过去, 相信很快就能一起拥抱春暖花开!

在龙岩石油

我就是“最美逆行者”的坚实后盾

image.png

image.png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龙岩石油武平中堡加油站的站长肖新秀的丈夫林兆钰作为武平县十方中心卫生院的内科骨干医生,主动请缨,要求奋战在抗疫一线,从1月23日开始,他便取消假期,在武平十方中心卫生院发热门诊及闽粤省界轮值坚守,在卫生院,他耐心接诊病人,在闽粤省界处,他认真为来往车辆人员测量体温,无不细致入微,经常工作到深夜。

林兆钰医生说:“我是一名医生,我的职责就是保障人民的生命健康,这个时候医院需要我,人民需要我,我义不容辞。” 在疫情面前,他毅然决然地选择做一名“逆行者”。

image.png

“家里不用担心,有我呢,你就放心吧,千万要照顾好自己,别感冒了。”每次通电话,肖新秀都会反复唠叨。在疫情面前,她与丈夫一样,每天坚守在加油站,站内卫生、油站消毒、测量体温,事无巨细,切实当好加油站“家长”。回到家中,她还要忙前忙后,照顾家人。疫情期间,肖新秀夫妻俩聚少离多,但他们无怨无悔,“以后在一起的时间有的是,现在是特殊时期,我们每个人都要负起应尽的责任,他的岗位需要他,我现在要做得是坚守岗位,照顾好家人,让他没有后顾之忧。”肖新秀表示。

在三明石油

疫情背后的温暖 

image.png

在三明市确诊病例中,永安疫情较为严重,永安分公司员工雷建雄的妻子是永安市总医院南院区呼吸内科的护士,春节以来一直奋战在防疫一线,科室有很多发热病人及肺炎病人就诊。在医疗防护物资严重缺乏的情况下,仍然承担着高危工作环境下大量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治疗和护理工作。 

image.png

“凡人亦英雄,只因医者仁心”。作为家属看到自己的爱人在一线“疫”战,雷建雄心中有担心和焦虑,但更多的是感动和骄傲。自疫情开始,他就鼎力支持爱人的工作,坚定站在后方,让爱人没有后顾之忧,全身心投入抗击疫情工作。

2月13日,三明石油开展疫情防控送温暖活动,安排专人对一线医务人员家属职工展开慰问,了解并协调解决他们的需求和困难,为他们送去慰问品,送上热诚问候和真情关怀。雷建雄说,“公司的关心,让我们心里倍感温暖和鼓舞,病毒无情,人间有爱,相信只要我们,众志成城,定能打赢战‘疫’!”

在南平石油

“家里一切有我”

image.png

南平石油建瓯片区党支部书记、经理朱鸿飞的妻子是建瓯芝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一名护士,自疫情爆发后,一直奋战在一线,而她主要的工作是为外地返乡或有接触武汉、武汉居住史的人员,每日每家每户上门测量记录体温并告知基本情况,如出现发热、干咳、乏力等症状,立即送往定点医院检查就诊。因为大部份返乡人员大部份都是居家自我隔离,居住较为分散,走访前需穿好防护服,这样对于走访增加了难度,但她仍旧坚持一家一家的去,有时一走访就是一天,午饭都赶不上吃。工作后还需到高速口轮岗检测体温,对下高速口的车辆逐一排查,再放行,因为南平部份高速口限制这样工作强度就加大了很多,有时一上班就是一个通宵。

image.png

2月2日朱鸿飞妻子接到通知,全体工作人员放弃休假、上岗待命。为了减轻妻子负担朱鸿飞毫不犹豫地告诉妻子,“家里一切有我,我会每天煮好饭等你回家。你有你的病人要守护、我也有我的员工要守护,我们一切奋战。”虽只是简短的一句话,但给了妻子一个无比坚强的后盾,能够义无反顾的坚守在一线。

据了解,南平石油员工家属中有9名医护人员,其中3名是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医护人员。2月13日上午,党委书记、总经理张世银代表南平石油党委前往东坑油库,看望慰问奋战在疫情一线医护人员的家属俞玮,并送上慰问金。张世银同志对黄丽珍舍小家为大家,奋战抗疫前线的奉献精神深表敬意,向默默支持爱人工作的俞玮表示感谢。张世银同志表示,有什么困难一定要向组织反馈,公司党委时刻关心着奋战在一线的员工和医护人员,力求及时帮助解决他们生活中遇到的难题,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确保全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在物流中心

抗“疫”,全家齐上阵

image.png

从农历除夕到十五,他在村里一线组织工作,他在中石化保供,她征战在疫情一线,她为家人做好后勤保障。他是莆田黄石镇华堤村主任谢金华,他是物流中心泉港油库生产三班副班长谢宁,她是莆田黄石镇北高卫生院副护士长林超琴,她是华堤村小卖部经营者张素英。他们都是党员,他们有个共同的名字——“疫”家人。

image.png

“阿宁,区里定我院为第一个医学观察点,我申请去观察区工作,领导同意了,一会就要去观察点看护疑似病患了........”正在整理过年物品的谢宁接到妻子的电话。

“啊......这么快......你要照顾好自己......”心里满是担忧,但是还是对勇敢的妻子表达了支持,话还没说完,妻子就匆匆挂断电话去忙了,那边又响起父亲打电话的声音,“通知村委会全体工作人员半个小时后到村委会集合,当前疫情形势十分严峻,我们都是老党员了,这个时候更要走在群众前面,得赶紧开展对村里湖北籍人员进行摸排工作,体温枪、口罩等防疫用品我去联系下哪里有货......“阿宁,你们照顾好自己,我要去村里开展疫情防控工作了,你们也要按要求做好防护措施。”“好的,你也要注意,加油......”谢宁内心虽然有些担忧,但还是对父亲的行为充满了崇敬与支持。

“谢宁,立即联系班组其他人员,调查班组其他人员及家属是否有湖北籍、途径湖北的经历或与湖北籍人员交叉接触史......”当谢宁还处在对妻子和父亲在一线工作的担忧时,这时接到油库打来的电话,要求彻查湖北相关人员,这让他更加意识到油库虽然人员不多,但是疫情防控工作依然不容轻视,立即开始排查工作。

妻子从初一开始,坚守在观察区,由于每班只有两个人,询问病史、检体、测量体温、记录档案、安抚情绪,还要给留观房及走廊消毒、送餐、收医疗垃圾、生活垃圾,连同保洁人员、消杀人员的工作也要一并完成,但她却甘之如饴,一点也没有抱怨。

正月初三,谢宁刚从油库回到家,就接到通知,因莆田疫情影响,第二天泉港区政府即将对莆田、泉港往返人员实行管控,如果未能及时回来,可能就无法进入泉港境内,想到油库春节期间的保供与防疫工作,“妈,这次春节我、爸、阿琴都要在工作岗位上进行抗疫工作,孩子们就托付给你了。你们也要勤洗手、带好口罩、没事不要出门......”谢宁交代了母亲一些注意事项,立即收拾好行李回油库去了。“没问题,你放心去,疫情这么严重,单位也需要你,不用太挂念家里。”母亲看似平静地回复了谢宁。

回到油库后,根据大班组优化排班,他主动申请多排班,让泉港本地的人员减少上班天数,休息的时候,落实好驻库人员隔离工作,上班的时候落实班组人员每日测温后再上岗,每日对班组人员及其家属健康信息进行排查,主动带领班组人员对油库办公区、生产区进行消毒。初五那天,终于联系上妻子,妻子谈起与孩子视频时,两个孩子哭闹着要妈妈,她只能哄哄“明天,妈妈就回家!”然后别过脸拼命流眼泪。“不要伤心了,孩子们以后会明白的。工作累的时候,就想想我们的支持!”谢宁也感同深受,他面对孩子询问的时候,也是编了一个有一个善意的谎言。他相信孩子们长大后一定会理解他们的,虽然他们也觉得这些天好漫长,好漫长,格外想家,想家......但是身为党员,就应该在祖国有难的时候、单位需要的时候、人民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

就这样从大年三十到现在,这一家就一直奔波在工作一线,谢宁的父亲、妻子和他自己一起奋战在防疫战场的前沿,母亲坚守后方为家人提供最充足的后勤保障。在他们看来,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他们只是众多坚守在一线岗位工作人中的一员而已。

对"蓝白配"家庭来说

虽然疫情让他们彼此分开

是“舍小家、顾大家”的奉献精神

让他们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

并肩逆行!

愿坚守的尽头

是战“疫”一家人久违的拥抱

战“疫”情,我们一起加油!

 image.png

 


闽ICP备11004081号-2 邮箱:200822659@qq.com 广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