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7月22日讯(通讯员 裴锦泽 雷乙)“在黄花梨销售的第一天就接到了近千笔的订单,为了能及时发货,志愿者们一大早就赶到仓库帮忙。”近日,在闽赣国际(建宁)电子商务园里,活跃着一批青年扶贫志愿者的身影,剪枝、套袋、称重、分盒、装箱,他们分工明确,协助建宁县客坊乡龙溪村的返乡创业青年陈健开展黄花梨的包装及销售,助力当地产业扶贫。
作为“中国黄花梨之乡”建宁县黄花梨名声在外,具有肉质细嫩且脆、汁多味甜、肉色洁白等优点,深受消费者们的喜爱。目前,建宁县共有种植面积约12万亩,有效地带动了农户的脱贫增收。
随着种植面积的不断增多,黄花梨的包装、物流、电商渠道成为农户面临着的迫切问题,为了帮助家乡打造黄花梨品牌,做好产业链服务,在建宁县有关政府单位的支持下,2016年4月陈健主持开展了“建宁县首届黄花梨网销大赛”,由于7、8月份是黄花梨销售的旺季,今年6月份,陈健遇到了人手不足的问题,限制了网销活动的有效开展。
得知陈健遇到的情况后,福建省派建宁县客坊乡龙溪村第一驻村书记张宏立即为其想办法,找资源,联系到福建省三明市驻村和蹲点干部总领队张志坚,并且于6月底前往电商园进行考察,一线了解创业青年的需求和遇到的困难。
考察现场,陈健为驻村书记张宏一行详细地介绍了自己的创业历程和举办活动的目的,并就当前遇到的问题寻求帮助。了解到陈健打造的成熟电商网络及服务家乡的赤子情怀后,驻村书记张宏立即表示,将把陈健列为“引凤计划”青年人才助力精准扶贫行动的服务对象,为其安排一支有专长的青年扶贫志愿者团队,协助其开展活动,助推当地电商产业扶贫。
“我们把每箱的黄花梨价格降到最低,让黄花梨销售变得简单,他们只要推销,后续工作我们这边就能全部完成。”说起开展“建宁县首届黄花梨网销大赛”的目的,陈健希望家乡的黄花梨不仅要长得好,更要卖的好,打造出自己的品牌,让种植黄花梨的村民们更加有力可图。
近日,青年扶贫志愿者们的加入,让黄花梨的网销活动更加顺利,志愿者们不仅帮忙做好了产品的采摘和包装,并且对黄花梨的销售进行头脑风暴,设计出了“逃梨地球”、“精准扶贫,梨我参与”、“清新建宁,梨我共建”等多个主题营销方案,为黄花梨的营销打开了新思路。“我们的返乡青年回来的时候基本都是单枪匹马,一旦做大的时候很容易遇到人员不足的问题,这次通过引凤计划我们将帮助创业青年解决人力资源问题。”驻村书记张宏表示。
据悉,“引凤计划”由中共三明市委组织部、福建省三明市驻村和蹲点干部总队、福建农林大学团委等多家单位联合发起,旨在引导大学生人才返乡服务,通过驻村和蹲点书记的纽带,为在乡村创业的青年开展帮扶工作,本次共有9支团队,80多名志愿者参与到“引凤计划”中,志愿者们充分发挥自身的特长和优势,协助地方做好农产品品牌营销和乡村旅游路线设计,助力精准扶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