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18 星期日

为何不能参与国际民航大会 民进党当局应反躬自问

来源:中国台湾网 编辑:陈晶晶

图片来源:台湾《中国时报》

3年一度的国际民航组织(ICAO)大会9月27日将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开幕。台涉外部门负责人李大维近日证实,台湾确定没有收到邀请函。3年前与会,如今被拒,两相对比后,台湾地区领导人蔡英文对外表达了“强烈的遗憾与不满”。绿营方面更是反应激烈,民进党“立委”召开记者会,谴责大陆“打压台湾的国际生存空间”,呼吁岛内不分蓝绿 “一致对外”。有台媒清醒地表示,未能再获邀令人遗憾,却也在预料之中。蔡英文当局不能只会高分贝批评大陆,更该说明带领台湾走出困境的解决方法是什么。

寄望成空

“蔡英文上台后的首个重大外交挫折。”新加坡《联合早报》和“美国之音”不约而同地对此做出如此评价。此事在岛内也引发对当局的强烈质疑。曾任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办公室副秘书长的罗智强表示,从1971年起直到马英九上台后的2013年重回ICAO,期间间隔整整42年。但马当局任内好不容易挣来的东西,蔡英文一夕败光,又被踢出了ICAO。“有蔡英文这样的败家者,台湾还需要敌人吗?”

其实台当局也不是不努力,而是想了很多办法。知道跟大陆硬碰硬没有好下场,当局本想借助柔性诉求,即出席大会有助于获取最新国际飞航安全信息,维护与保障飞航安全云云。这是故意偷换概念,将“允许与会”与“飞航安全”之间画上等号。国台办发言人马晓光一句话就给堵了回去:一直以来,台湾方面获悉有关国际航空安全方面的数据和资料的渠道是畅通的。

民进党当局还一直寄望“国际朋友圈”的撑腰。台“驻日代表”谢长廷投书日本媒体,为寻求日本支持营造舆论。经过当局努力,美国亚太助理国务卿拉塞尔等人皆不同程度提到,“美国鼓励扩展台湾的国际空间”、“仍致力于支持台湾有意义地参与国际民航组织”云云。这些空头支票,似乎让台湾看到了直通蒙特利尔的希望。

无奈脑筋动得再多,路数不对。蒙特利尔的“通关”密码不在美日那里。无视“九二共识”,妄图在国际舞台上刷存在感,结果只能铩羽而回。失望的蔡英文撕下“善意”的面纱,回到了传统民进党的“抗中”节奏,本人带头打出“悲情牌”、“人权牌”和“民主牌”,宣称飞安乃“基本人权”问题,又间接指控国际社会普遍接受的一中原则是“不民主的框架”。而在台陆委会声明中,“打压”、“伤害情感”等陈词再起。

1 2
闽ICP备11004081号-2 邮箱:200822659@qq.com 广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