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07 星期一

泉州人大:努力把制度优势更好地转化 为国家治理效能

来源:中国网海峡频道 编辑:邱宏达

中国网海峡频道5月29日讯 (周晓磊 许小蓉)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是支撑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根本政治制度。刚刚胜利闭幕的全国“两会”,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成为代表、委员关注的热点。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栗战书强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巨大的优越性和强大的生命力,要始终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断丰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实践特色、时代特色,切实将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法治是现代国家治理的基石。人大在推动法治进程中肩负重大责任。”泉州市人大常委会充分认识立法对提升治理效能的重要作用,积极发挥人大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确保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去年,制定《泉州市晋江洛阳江流域水环境保护条例》。该条例牢牢守住水环境质量“只能更好、不能变坏”底线,正确处理水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民生保障的关系,对推进“两江”上下游统筹、干支流共治、左右岸齐抓,实施饮用水源、黑臭水体、工业废水、城镇污水、农村排水“五水同治”作出严格规定,为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福建省人大常委会充分肯定泉州立法坚持“小切口、可操作、有特色”“有效推动泉州历史文化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在全国地方立法培训班上,常委会作为全国8个发言单位之一作了典型经验介绍。

与之同时,人大监督实效不断加强,该市人大常委会党组明确提出“没有实效的监督坚决撤下来”,在找准问题、一抓到底上狠下功夫。先后听取审议专项工作报告17项,对3部法律法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开展专(综)题询问2次、专项工作评议1次、满意度测评10次,组织专题调研、集中视察18次,对报送备案的34件规范性文件依法进行审查。对重点监督事项,突出跟踪督办。按照市委部署,常委会把推动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作为重中之重,贯穿全年持续用力。综合运用三级联动、明查暗访、舆论监督等方式,收集核实在企业开办、中介组织监管等9方面163个具体问题和案例,借鉴先进地区的经验做法,提出意见建议,要求政府有关部门正视营商环境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增强危机感和紧迫感,大力推进权责关系重塑、管理模式再造、工作方式转型,真正以政府的减权限权激发市场活力和改革动力。市政府高度重视人大建议,认真研究处理常委会提出的审议意见,把发现的问题交由37个单位限期整改。常委会强化跟踪督办,采取随机抽查、定期听取汇报等形式,推动整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目前市政府已制定出台建设项目工程建设许可阶段“多评合一”实施意见等12份文件;设立企业开办专区,积极创建全省首个企业开办“零费用”城市,取消证明事项102项,企业和群众反映强烈的“审批条件互为前置”“不动产交易登记难”“收取企业用电押金”等120多个堵点、难点、痛点得到有效破解,推动了社会治理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按照全国人大常委会的部署要求,下阶段泉州人大将着眼于发挥根本政治制度优势,在推动市域治理现代化中努力贡献人大智慧、发挥人大作用。

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在中共泉州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充分发挥人大在厉行法治中的重要作用,完善立法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人大对“一府一委两院”监督制度,密切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努力让根本政治制度优势在泉州充分发挥、有力彰显。

切实做好地方立法工作。今年,泉州拟制定《泉州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泉州市机动车停车条例》,跟踪督促《泉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等6个立法预备项目的起草,做好九龙江流域协同立法工作。对已颁布的“海丝”史迹保护等法规配套制度、基础性工作落实情况进行检查,确保法规立一件、成一件、行一件。推动备案审查信息化建设,完善备案审查工作机制,维护国家法制统一。

更好履行人大监督职能。泉州人大将围绕“经济要稳” “城市要聚” “民生要实” “机制要活”,认真开展监督工作。要紧扣时代脉搏、勇于开拓创新,通过“三级联动”、满意度测评、代表约见、法官和检察官履职评议等方式,增强监督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确保行政权、监察权、审判权、检察权得到正确行使。积极推动中央《关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意见》和国务院《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在泉州市的贯彻落实,继续督促行政审批服务提质提速和扶持民营经济政策措施落实落细,进一步激发创新创业创造活力。

依法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和人事任免权。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健全人大讨论决定重大事项制度、各级政府重大决策出台前向本级人大报告的实施意见,按照修订后的《福建省各级人大常委会讨论决定重大事项的规定》,围绕事关全市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适时作出决议、决定。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严格依法做好人事任免工作。

支持和保障代表更好发挥作用。聚焦提升政治意识、履职能力,精准开展代表履职培训。持续推进代表联系群众活动室提档升级,精心组织开展“双联”活动。进一步扩大代表对常委会、专门委员会、工作委员会工作的参与。拿出真招实招,切实增强代表建议办理实效。完善代表监督管理和履职激励机制,全面宣传展示代表工作。

不断提升依法履职能力和水平。通过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推动常委会组成人员和机关干部严格按照制度履行职责、行使权力、开展工作。全面落实“四下基层”“四个万家”等制度机制,走好党的群众路线。坚决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驰而不息正风肃纪。进一步密切上下级人大之间的联系,推动市县乡三级人大信息联通、经验联学、工作联动,努力增强人大工作整体合力,促使人大制度和人大工作在新时代中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

闽ICP备11004081号-2 邮箱:200822659@qq.com 广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