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海峡频道5月30日讯(林赛贞) 5月底,推迟已久的全国两会顺利召开,标志着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取得重大胜利。30日下午,为庆祝两会的成功召开,迎接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的到来,中国网海峡书画名家邀请展暨交流笔会在福州举行。
本次活动由中国网海峡频道主办、八闽之子网、子圣美术馆和福建省海峡经济技术信息中心联合承办,工行安盛人寿保险福建分公司、福建不羡茶叶有限公司、安泰街道协办。活动以“讲好中国故事·传播福建声音”为主题,旨在“狼毫写情,丹青抒怀”,用书画写就中国抗疫故事,以笔墨传播福建的抗疫力量,唱响抗疫的赞歌,写下满腔的祝福。
福建书画名家陈若晖、陈初良、谢从荣、宋展生、郑仁泽、张兆年、曾光明、陈泰宏、黄光辉、黄金辉、翁秀珍、张建等12位艺术家受邀参加笔会。中国网海峡频道总编叶奇栋、子圣美术馆馆长王子建等领导和相关负责人出席了开幕式。
针对本次活动的意义,国家一级美术师陈初良表示:“本次笔会,除了响应党的号召以笔墨传情,更是一场难得的老朋友聚会。因为疫情阻隔太久,今天难得共襄一堂,享受久违的相聚时光。”国家一级书法师、福建省楹联学会副会长兼楹联书画院院长曾光明直言:“所谓疫情无情人有情,用作品讲好中国的抗疫故事,传播福建的援疫声音,是书画家最好的方式。”
据介绍,原来早在疫情爆发期间,福建的书画界协会就已经带头用自己的方式如书法、书画、楹联等,创作了很多公益的作品,为武汉加油为中国祈福。以他们最擅长的笔墨歌颂在前线抗疫的医护人员、及涌现出的可歌可泣的人物和故事,鼓励中华儿女砥砺前行,共克时艰。
福建省开明画院院长、尤擅墨竹的书画家谢从荣,早早就送来了精心创作的《平语近人》、《华封三祝》等作品,“用艺术向最美逆行者致敬”。最突出的便是《平语近人》作品,谢从荣以竹子为题材,赋清代画家郑板桥名诗:“衙斋卧听萧萧雨,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寄予习近平主席福建任职期间告诫干部队伍时刻关系人民疾苦的厚望。当天下午,众书画家豪情满怀,精心创作,题材纷呈,佳作频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福州画院特聘画师张兆年,围绕传统题材,现场精心创作了两幅作品:一是古典人物为主题的《月夜品茗阁》,画中两高士月夜下对坐品茶,一书童一旁烧水,画面意境悠闲自得,寓意“在党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中国抗疫取得了卓著的胜利。”二是以花鸟为主题的《秋色》,画中一只小鸟、三个南瓜,组成了丰收图,寓意吉祥、如意,抗疫取得丰收硕果。在他看来,“讲好中国故事,就是要弘扬好传统文化。”
国家一级美术师、福建省花鸟画学会主席宋展生,现场以丹顶鹤为题材,绘了两幅命名为《双寿》和《人长寿》画作;以竹子为题材,绘了两幅名同为《节节高》的扇面画。“丹顶鹤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自古代以来就象征着长寿、高洁、腾飞之意,寓意国家欣欣向荣,百姓和谐、平安、长寿;竹子位居梅兰竹菊之首,是气节、傲骨的象征,寓意无论时局再艰难,依然要保持廉洁、正能量和向上的精神。”
值得一提的是,当天到场的所有书法家都用各自的风格和字体给中国网海峡频道提词“讲好中国故事 传播福建声音”。中国网海峡频道总编叶奇栋表示,自中国网落地福建以来,无论是在新闻选题还是策划各类活动,海峡频道一直致力于讲好福建故事,传播福建声音。
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大事,尤其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特殊背景下召开,肩负谋划部署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的重要使命,对于确保实现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在抗击疫情的当下,涌现出了各种动人故事,有不畏艰险,奋战在一线的白衣天使;也有尽职尽责守护一方安宁的人民警察;也有默默无声穿梭在城市大街小巷的外卖小哥……这些可爱的人们用他们自己的行动撰写的属于他们的故事,也是属于中国的故事。故事虽小,但有深度。以此为契机,中国网海峡频道携手福建子圣美术馆开展一场以“讲好中国故事 传播福建声音”为主题的书法笔会,通过书画名家之手传达对这些感人故事的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