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海峡6月3日讯(林赛贞) 昨日下午,福州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为推动夜色经济的发展,福州市将在今年内建成1个市级夜色经济体验示范街区,新街区预计明年初开街,借此打造全国知名的“夜福州、幸福城”夜色品牌。
福州市早在两年前就印发了《关于推进夜色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有效推动了全市重点打造的20个夜色经济街区的建设发展,初步形成了涵盖“旅游观光、文化演艺、餐饮购物、休闲娱乐、体育健身、教育培训”等多种业态开花的夜色经济街区布局。去年底,福州市入选《2019中国夜间经济发展报告》中国“夜间经济十佳城市”。
为打造市级夜色经济体验示范街区,福州市政府2020年接连下发《关于进一步推动夜色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原则要求、提升重点和推进措施等主要内容。
据福州市商务局副局长徐强介绍,夜色经济体验示范街区将着力发展“时尚品质商圈型、文旅夜市融合型、便民服务型”夜间经济形态,分为制定方案(即日起至6月30日)、建设提升(7月1日-11月30日)、考评验收(12月1日-12月31日)、开街活动(2021年元旦)4个实施阶段。从街区规模、基础设施、交通管理、数字升级、多元业态、拓展服务、组织机构、管理机制等8个方面,将“夜福州、幸福城”打造成全国知名的夜色经济品牌。
首先,街区规模方面,分为A、B两类。A类主商业街长度不少于300米或商业经营面积不低于10000平方米,开业商铺数量达到50家以上;年目标客流量不低于100万人次;年目标销售(营业)额不低于5000万元。B类(经济体量较小的县区):主商业街长度不少于200米或商业经营面积不低于8000平方米,开业商铺数量达到30家以上;年目标客流量不低于80万人次;年目标销售(营业)额不低于3000万元。其次,基础设施方面,实施夜景夜色、美化工程提升,完善公共基础设施配套,提高夜间消费场所辨识度和吸引力。鼓励各街区在灯光广告上有所创新,体现特色,凸显魅力;再次,交通管理方面,在市级夜色经济体验示范街区周边区域按需增加夜间停车位或设置临时停车区域、出租车候客点,适时推出夜游公交线路,有条件的街区实行分时段限行。
另外,数字升级方面,市级夜色经济体验示范街区内移动支付覆盖率不低于95%,争取打造夜色经济体验示范街区app或智慧管理平台,制作线上“夜间消费地图”,开展网上直播,创新城市夜间消费场景;多元业态方面,引导街区在打造购物、餐饮、文化、娱乐、休闲等基本业态的基础上,结合商圈定位,自主选择融合体育、演艺、旅游等特色业态,营造各具风格的街区氛围;拓展服务方面,延长市级夜色经济体验示范街区内各类公共文化场所开放时间(不早于22时闭门),在街区内或周边设置24小时便利店,打造“深夜食堂”,试点在夜间特定时段放宽外摆摊位管制。
为了更好推进实施效果,记者从新闻发布会获悉,福州还出台市级夜色经济体验示范街区相关奖励政策:2020年12月将引入第三方机构,由专家组分组验收考评各县(市)区“市级夜色经济体验示范街区”建设提升情况,形成考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