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07 星期一

2020脱贫攻坚收官年 福州市连续四年居全省第一

来源:中国网海峡频道 编辑:邱宏达

中国网海峡7月2日讯(林赛贞) 2020年是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福州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向广大市民交出了一份满意的期中卷。据悉,福州市连续四年(2017-2020年)在福建省委、省政府对设区市党委、政府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核中位居全省第一,并荣获“全国首批精准脱贫示范城市”称号。

截止目前,福州市2017年底贫困户、贫困村全部实现脱贫摘帽退出后无返贫和新增贫困人口。2019年贫困户人均纯收入达到18274.21元(含转移性收入),“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各项政策全部落实到位,200个贫困村平均村级收入达到31.72万元。

建立第一帮扶责任人机制

据发布会介绍,为打好脱贫攻坚战,福州市相继出台了10多份相关政策文件,针对贫困户优化梳理了108条扶持政策。同时强化挂钩帮扶措施,建立了第一帮扶责任人负总责工作机制,任命4425名体制内干部为第一帮扶责任人。培训扶贫干部及帮扶责任人8875人次,选派第六批市、县345名干部到扶贫开发重点村、薄弱村、少数民族村和老区村任党组织第一书记,实现了贫困村下派干部全覆盖。

精心打造“扶贫”组合拳

福州市把产业扶贫作为贫困群众脱贫增收的治本之策,不断完善产业扶贫带贫减贫机制。2019年县级扶贫项目库入库603个,完成投资1.47亿元。首创“产业联盟+贫困户”帮扶模式,全市207家企业组建休闲农业、传统工艺等9个产业联盟,带动665户贫困户稳定增收。实施第六轮市级扶贫济困春风行动,安排392.5万元帮扶785户贫困户发展产业项目。推广股份制、联营式、托管式等模式,采取租赁、转包、合作经营等方式,帮助50多户贫困户每年稳定增收3000-5000元。

在就业扶贫方面,福州市将贫困劳动力纳入就业困难人员范畴,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就业创业扶持政策,推进就业扶贫。据统计,福州市累计向有就业意愿但未实现就业的5420名贫困劳动力推荐岗位信息,推动4502名有就业意愿的贫困人口数据录入省人社厅实名数据库。扶持441名贫困残疾人开展就业创业,每人补助5000元。对难以就业的贫困劳动力,采取公益性岗位进行托底安置,累计为855名贫困劳动力提供安置就业援助,让898名贫困劳动力获得公益性岗位。

同时,推进金融扶贫措施,推动涉农金融机构加大对贫困户信贷支持力度,简化贷款流程,推广自主可循环中长期贷款,贷款利率不高于基准利率。2019年累计为2868户贫困户发放免抵押免担保扶贫小额信贷1.6亿元,实现应贷尽贷。进一步落实好贫困户产业保险政策,为502户贫困户购买产业扶贫保险,投保金额1219.22万元。

针对电商领域,福州市扶持贫困户发展电子商务、乡村物流等增收项目,建设闽清县白樟镇白南村农副产品收储冷鲜配送中心、闽侯县洋里乡供销冷藏库。对吸纳贫困户就业且符合补贴标准的电商企业给予最高不超过5万元的补助。2019年,福州市全市新增乡镇邮政营业网点5个、村邮站12个,5个有减贫任务的县建立乡镇电商服务站52个,村级电商服务点163个。

此外,福州市积极推进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采用劳务补助、以工代赈等方式,引导贫困群众破除“等靠要”思想、自力更生创造美好生活。培训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30名、创业贫困农户186名,培育500名带头脱贫致富的“头雁”人才。推动37项移风易俗“五进”宣传活动;全市130个乡镇全部成立业余讲师团,开展主题宣讲活动1775场,进一步激发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主体意识。


闽ICP备11004081号-2 邮箱:200822659@qq.com 广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