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07 星期一

蕉城区锲而不舍治灾河 雁乐溪久久为功见成效

来源:中国网海峡频道 编辑:邱宏达

中国网海峡7月9日讯(谢祥茂 通讯员 叶小莉) 傍晚,记者行走在黄田村的雁乐溪边,清风徐来,水草摇曳,白鹭翩翩。一排绿色古樟依伴着新修的漫道逶迤河岸,远山倒映水中,亭台点缀其上,这是蕉城区霍童溪赤溪镇安全生态水系工程实施带来的一幅美丽生态画卷,也是蕉城区实施河长制以来,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推进生态治水、强化河道管理,建设幸福河湖取得的良好成效。

blob.png

蕉城区雁乐溪

河长制强监管水工程补短板

blob.png

河长巡河督导

雁乐溪水工程补短板,沿河景观坝的建设丰富了赤溪镇区及村庄的水面景观,防护堤的建设修复了广阔的河岸农田,发展了两岸设施农业,现代观光农业与水利风景区也带来了人气,给河道水环境的管理和保护带来新的挑战。为确保河流管护到位,蕉城区在赤溪镇推行河长制示范乡镇试点,建设赤溪镇标准化河长制办公室,大力推进河长制工作,科学划分河道“包干区”,形成区、镇两级河长及村级河道专管员联动体系,将护河治水工作纳入常态化管理,全镇聘请河道专管员32名,其中12名为精准扶贫户。镇级河长河道巡查每周不少于1次,河道专管员原则上实行一日一巡查,同时对雁乐溪及支流进行细致调查和排摸,找准了河道、河岸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原因,针对问题,实施“一河一档一策”,落实管护职责,确保河道治理与管护措施精准有效。赤溪镇还实行“三区多点”工作机制,科学划分了赤溪片区、黄田片区、龟山片区三个区域,责任分工明确,每个区域由一名专管员队长负责统筹,其他专管员分别落实各自辖区内河流日常巡查保洁、涉河工程管护和宣传引导公众参与等工作,有效实现网格化管理,确保河长制工作落到实处。同时,为加强河长制工作,还邀请赤溪镇人大代表等人士共同参与河长工作,监督河长制工作机制落实。

持续十年治水灾河变身幸福河

blob.png

雁乐溪水域现状

蕉城区的赤溪镇位于蕉城区东北部,霍童溪支流雁乐溪流经赤溪镇区、夏村、黄田等村庄后汇入霍童溪,她发源于牛垅山峰下,流域面积为69.3km2,河长15km,每当汛期台风季节,洪水肆虐,经常将两岸防洪设施和河岸农田冲毁,威胁镇区及沿线村庄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011年,为了彻底改变这一现状,赤溪镇按照“提升防洪能力、归集污水排放、美化集镇环境”的治水思路,开始治理雁乐溪。同年2月,赤溪镇党委、政府将雁乐溪镇区段十二中桥与桃源桥之间的465米河道列为第一期河道整治范围,通过修建防洪堤、加固堤角、清理河道、修复平整河道两岸的土地等整治措施,使得两岸水环境得到初步改善。紧接着赤溪镇又投入1500万元,继续推进雁乐溪河道二期整治工程,对十二中桥以上段和桃源桥以下至阳谷新村段共1650米河段防洪堤进行提高标准建设,进一步修复堤岸、建设亲水平台、新建护岸、绿化河岸。

2018年,蕉城区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实施蕉城霍童溪赤溪防洪堤工程,项目总投资2150万元,综合治理河道总长度4.246公里。通过项目实施,有效提高了赤溪沿岸村庄防灾减灾能力,沿线村庄水环境得到极大的改善。

2020年1月,蕉城区动工建设蕉城区霍童溪赤溪镇安全生态水系工程,投资1188万元在雁乐溪、西坑溪河段,治理河长10.8公里。项目新建护岸总长717m;加固防护堤护脚1542m;改造景观坝5座;沿河设置仿木纹树桩花池花箱;配以彩色防滑步道;修建水利文化园及配套沿线绿化景观。

blob.png

雁乐溪一角

蕉城区通过“串珠式”建设,在河道防洪上下功夫,在河岸生态提质上也下功夫,逐步完成雁乐溪及支流西坑溪、横溪、龙案溪等河流治理,形成一条长达15公里的水利景观轴,通过推进安全生态水系建设,围绕活水、聚核、动线、民俗、汇绿、乐居六大核心创意,最大限度发挥滨水功能,营造出生态文化休闲的慢行空间,大力发展耕读文化、红色文化、八德传统文化等特色文化拓展区,结合沿溪两岸生态设施农业,形成彩色林果景观带,把“生态”文章做足,将雁乐溪打造成为省级水利风景区。

完善“硬工程”到优化“软环境”

随着雁乐溪防洪工程以及河岸景观设施的完善,防护减灾“硬工程”基本完成,洪水对两岸农田及村庄的威胁基本解除,如何优化“软环境”改善河水水质便提上了治理日程。常言道:污在水里,源在岸上,围绕改善水生态这一核心,赤溪镇全面发力,多措并举,全面开展水环境治理攻坚。突出“四乱”整治,不定期开展河道两侧及河面生活垃圾治理专项整治行动,截止5月底,共打捞河道垃圾20多吨,联合河道警长制止河道非法采砂1起、侵占河道搞漂流事件1起。同时以畜禽养殖污染整治为重点,关闭生猪养殖专业户2户,牛蛙养殖2户,拆除鸡鸭棚1处。镇河长办、兽医站、环保办不定期地对其他生猪养殖户和牛蛙养殖户进行严格的监督检查,坚决杜绝生猪养殖、牛蛙养殖对水源环境的污染。此外赤溪镇积极对行政村的污水进行治理,配备垃圾转运车3台,使赤溪镇所有行政村的垃圾都实现了“村收集、镇转运、区处理”的运转模式,并建立常态化运行机制,使得污水治理率达到了95%以上;实现了辖区内河道环境卫生明显改善、水环境质量明显提升的工作目标。

赤溪镇围绕水系系统治理、水生态统筹优化这一核心,“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终于换来了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乐业的雁乐溪。


闽ICP备11004081号-2 邮箱:200822659@qq.com 广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