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7月23日讯 “这孩子,以前总说有事不回来,自从去年家门前的荒地变成生态公园,他常早早打电话,让我做好饭等他回来。”说起儿子的变化,南安市金淘镇金淘村的老黄不禁笑出声来。儿子还说,准备把老房子翻建一新,更是了了老黄的一件心事。
人居环境的变化,让很多人的乡愁,由原有对家乡发展的“相愁”变成“相喜”、乡恋。近年来,金淘村将一处处废池塘、杂地整治改造成公共文化休闲活动场所,人居环境大大改善,村民对家乡的忧虑渐渐少了,自豪和舒心慢慢多了,对乡村治理积极性和参与度也提高了。
盘活闲地废地 人居环境好了村民更活力
“别看这里现在是文化活动中心,六年前还是个臭池塘、烂田,住得真是糟心。”金淘村老年人协会会长王朝仁说,当时住在周边的村民没有大路进出,还得忍受臭气和蚊子,更不要说停车了。与此同时,村里却没有公共文化活动中心,“没有阵地,没法开展活动,老人会没活力,人也少了”。
2014年村里筹资建设,2017年将这块3亩打铁池建成村文体活动中心,死塘烂田变成人气旺地。两层1560平方米的村文体活动中心里,农家书屋、文体活动室、科普室、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等一应俱全,门外广场上,自然灾害避灾点,也是羽毛球场、停车场、跳舞场,还是民俗活动场所。周边村民更是近水楼台先得月,有了路、有广场,整个片区都活了,臭池塘变成香饽饽。村老年人协会更是从几十人迅猛发展到900多人,“几乎全村60岁以上的老人都参加了”。
尝到甜头的金淘村由此加快了人居环境环境整治的步伐。近年来,村两委班子不断入户拜访、走街串巷,倾听民意、解民忧,将村民的期盼变成规划并付诸实践。福鼎山上,荒山头变成多功能灯光运动场和文体休闲公园,废旧厂房改建全镇最高规格、最高品质建筑33层高的标志性高档小区。“厕所革命”里,一堆猪舍、旱厕纷纷拆除、填埋,消除了隐患,腾出公共用地,取而代之的是4个干净整洁的公厕和公共活动场所。下放给村级管理的金淘综合市场也即将规划设计,有望一改往日的脏乱差。
带旺集体经济 强基促稳提升治理能力
人居环境的改善,带来了土地的增值和村集体经济的壮大。
“这块地刚刚解决,成功回收利用了。”走在福鼎山多功能灯光运动场边,金淘村党支部书记黄志杰指着一块刚平整出的土地开心地说到。
原来,这块2亩的地此前因地处偏远,缺乏管理,几十年前邻村村民就在上面耕种。随着人居环境改善和福鼎山运动场、休闲公园的建设,这块地凸显出了价值。这几年,金淘村不懈努力,村与村、村与村民不断协商,寻求解决方案。终于在今年6月与邻村村民达成一致,由金淘村回收利用。
“回收以后,我们立马平整、盘活土地,并承包给本村村民,给村集体经济增加8万元收入。”在黄志杰看来,这次之所以能“既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化解矛盾,又盘活资源、促进村财增收”,正是得益于人居环境整治给村里发展带来的红利。
伴随着人居环境整治,这几年金淘村村财收入节节高。村文体活动中心二楼出租,每年带来4万元村财收入,接下来打算增建第3层,进一步扩大增加村财收入。规划原扎钢厂的闲置土地改建成小区,村集体拥有股份,单身公寓的出租将为村集体带来持续稳定的收入。目前,金淘村已由以前的薄弱村变成先进村,今年上半年的村财收入已达20多万元,全年可达50万元。
接下来,结合美丽乡村建设,金淘村着手将千金庙旁一处总面积约6亩的危旧、石头房区域进行成片开发改造,使之与相邻的千金庙、金淘书院相适应,形成金淘文化休闲旅游展示窗口,同时又腾出空间、丰富配套,增加村集体资产,进一步壮大集体经济。
在全村上下的共同努力下,金淘村基层治理能力不断提升、集体经济不断壮大、战斗力不断强大,成为了南安市的“和谐村”、“文明村”、“先进基层党组织”,更是省里的“千村整治、百村示范”美丽乡村整治村、“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试点村”。
聚力乡村治理 村民共建共治美丽乡村
一个个民生项目的落实,让村子美了、强了。几年来,村民、乡贤看在眼里,对村两委班子愈加信任、支持,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乡村治理中来,共建、共治美丽家乡。
“志架新安桥,杰圆初心梦;险溪变通途,百码平川道;往回都方便,村民齐欢颂。”90岁的老党员黄天远这首《新安桥赋》说的是总投资300万元、2019年落成通车的新安桥及虎新线道路的提级改造工程。这一工程的建成,大大缩短了金淘村和周边村落孩子的上学路。“原来的新安桥是一座浮水桥,很不安全,还没有路,孩子们到溪对面的金淘中心小学上学得绕道另一个村,多走好几公里路。”村党支部书记黄志杰介绍说,几经争取被纳入省精准扶贫项目资金支持后,总投资300万元的长45米、宽10米新安桥和300米连接线虎新线还需要自筹大量资金。乡贤和村民听说后,为这样的民生项目拍手称赞,纷纷慷慨捐助,两位叶姓乡贤各自捐了20万元,甚至一位邻村谢姓乡贤也二话不说直接捐了30万元,支持建设。
“2012年以来,乡贤、村民们累计捐赠了约300万元,支持村里的民生建设和人居环境改造,村本级也由此累计筹措1000多万元资金用于乡村建设。”黄志杰介绍,捐款之外,村民也以各种方式积极配合村里的改造建设。修路要用地?捐!片区改造要拆房?签!村里工作需人手?上!……
这是对村两委莫大信任和支持,黄志杰这个从21岁时就开始村务工作、连任了三届村支书的省级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说,“大到一座桥一条路,小到一棵树一个路灯,我们都精打细算,把钱用到实处,不辜负村民的每一分钱和共同治理的热情”。
秉承着这份感动与责任,村里顺势争取项目、资金,连片整治、形成规模。很快,就在新安桥边投资100万元建起新来生态公园,使之成为一个家风家训主题公园,成为党建和移风易俗宣传阵地,成为村民休闲健身的好去处。生态公园刚落成,村里又寻思沿着整治清澈的淘溪,串起高坝桥、新来生态公园、新安桥,建设滨水休闲漫道,让村民在花下水边享受不逊城市的惬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