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海峡7月24日讯(谢祥茂)“卖完了,卖完了,明儿早点来哈”一位满头白发的老头,一边收着菜摊一边满脸笑容的对着站在摊贩前的妇人说到。他就是林某,今年70岁,是宁德市霞浦县下浒镇前洋村的无业群众,面对记者他高兴地说道:“感谢党委政府给我们安排了固定摊位,本来担心疫情时期自家养的小母鸡和土鸡蛋不好卖,现在不愁了,现在党的政策这么好,我们更应该好好干,争取早点奔小康。”
为防止贫困户减收返贫,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下浒镇党委、政府因地制宜,灵活施策,在非主干道通过规划出“街边经济一条街”对困难户、流动摊贩采取免摊位费,为部分失业群众、困难群众提供一个稳定的就业岗位。
“为服务好、引导好摊贩经济发展,我们在道路空间相对宽敞、人流量也较多的隆昌大道两侧划定区域,允许商贩在指定位置设立摊点,并对摊点设置的时间和范围,摊主清洁卫生责任等细节进行了明确,防止经营过程中出现扰民行为,让马路经济能有序进行。”下浒镇党委书记蓝家华告诉记者,只要按照相关规定,肩挑草皮、流动摊贩完全可以正大光明专心做自己的生意。
“以贫困户爱心帮扶摊位为契机,建设街边经济一条街,不仅帮助困难群众拓宽销路,解决土特产的直销问题,增加他们的收入,还能进一步激励他们的创业热情,让更多的贫困户都能实实在在的赚到钱。”蓝家华说,今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我们要因地制宜,灵活施策,帮扶更多的困难户实现脱贫。只要病灾户、困难户肯干、能干、实干,党委政府一定会在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路上尽全力予以帮扶,在脱贫的道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据悉,这条街增加了100多个就业岗位,不少摊贩群众纷纷表示设立“街边经济一条街”切实是保就业、保民生的暖心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