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东山湾“片仔癀杯”中国汽车拉力锦标赛
夜幕降临,南山生态文化园内灯光亮起,市民迈开腿跑起来。
漳州泰里斯体育器材生产的仿真人体靶销往全球各地。
漳州有山,绿意盎然点缀城市,适合开展登山、攀岩、山地马拉松等山地项目;漳州有海,水质优良且水温适宜,适合开展帆船帆板、潜水、摩托艇、海钓、沙滩排球等水上项目;漳州有信息产业,人工智能与体育实体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漳州体育产业与其他产业结合产生了更多玩法。
智能运动产业风起
走进芗城区金峰开发区的漳州泰里斯体育器材有限公司,车间里正在生产用于拳击训练的假人。训练假人表面看起来平淡无奇,但蕴含着高科技。它们由特殊材料制成,拥有真人一样柔软的“皮肤”、结实的“肌肉”,让拳击手在训练时仿佛与真人对抗。
泰里斯是一家专门从事体育用品的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主营产品为环保拳击人体靶、智能运动穿戴系列、军事训练器材等高尖端技术产品,产品远销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
“这智能拳击格斗手套是企业自主研发的产品,里头含有芯片,可以采集运动员的动作、速度和力量等数据,例如一秒几次,力度多少。如此一来,运动员和教练都能通过显示器精确了解训练效果。此外,这些运动数据还可以储存起来,一段时间后,运动员可以从数据变化看到自己的进步。”公司董事长吴亚海表示,智能手套成为格斗爱好者热捧的产品。
“这套‘自闭合射击靶’也很厉害。子弹完成射击后,便自动闭合,无需换靶。一旁的显示屏可清晰显示子弹位置和成绩,教官可以在指挥中心远程了解训练情况。”吴亚海表示,体育器材产业是个新兴产业,如今,其使用群体逐渐年轻化,需求差异化愈加强烈,规模化、批量化的生产模式已无法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智能化产品的研发已成为企业产品创新的重头戏。
仅金峰开发区,就有羽毛球拍制造、露天游乐场所游乐设备制造、垒球制造、投掷游戏套装制造、包装运动袋制造等体育产业。2019年,金峰开发区体育产业规模产值达1.4亿多元。
体育点亮“夜经济”
智能体育科技如火如荼,线下的体育消费也越来越成为夜间经济复苏的重要标志。
晚上7点过后,位于芗城区的某健身房迎来一天中最忙碌的时刻。40多台跑步机、椭圆机一字排开,完成一天工作的上班族在这里挥汗如雨。
“高峰期是晚上,晚7点到晚9点人最多。”该健身房的创始人李锐表示,前一阵子被会员“逼着”开店,如今健身团课在下班后的黄金时段几乎全部报满。
“每天傍晚,我都会步行到体育场运动。在家门口就能锻炼身体,对我们来说是一项民生利好。”漳州市民张采亮说,平日里,来体育场锻炼的群众能达到上百人,双休日人更多。
在漳州市老年人活动中心的羽毛球场,正和朋友打羽毛球的市民王艺娟表示,之所以选择到专业场地打球,是基于场地的硬件设施。“专业场地地板软硬合适,风速影响较小。场地租用两小时只要60元,非常划算。我几乎每晚都来。”
据了解,漳州市体育局根据维护的需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场馆运营,通过竞标等方式对体育场馆进行市场化、专业化运营,采取低收费原则,向使用人群收取必要的费用,以便为开放对象提供优质、低价服务。
目前,漳州市级大型场馆全部免费或低收费向社会开放;县级体育场、体育馆、青少年校外体育活动中心等体育设施也都对外开放;乡镇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农民体育中心以及建制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社区运动场或全民健身点等基本都有对外开放。
消费下沉旅游赋能
随着夜间消费拉大体育消费的时间跨度,体育消费已不再限于城市,来到旅游景点并深度融合。
眼下正值暑期,位于东山的辉永泰体育培训基地又迎来团队拓展培训的高峰期。作为福建省单项冠军产品,企业的山地救援器材销售额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上半年,公司销售额没有受到疫情的影响,不降反增。
辉永泰原本只是一家马具加工厂,通过参与运营在东山举办的山地救援、马拉松、定向赛等十几场赛事,短短几年间成功转型为集研发、生产、培训、体育赛事运营为一体的综合性体育产业运营商。在企业看来,这得益于东山的“旅游+体育”融合发展战略。
东山岛拥有绵延30多公里的7个月牙形海湾,数十个小岛环绕着主岛,旅游资源得天独厚。2016年以来,东山承办20多场国际、国内高规格赛事,每年前来参观参赛的人数超30万人次,直接拉动旅游收入超过1.3亿元,带动了山地救援、帆船、游艇、冲浪等体育旅游休闲运动产品产业的发展。
“通过运营赛事,我们的品牌效益上去了。运动员来东山以后,回去也会向亲朋好友介绍,吸引更多的人来。”辉永泰公司新闻发言人刘思煜表示。
而在南靖,总投资500万元的云水谣景区健身步道也让游客的体验得到升级,项目主要包括约12公里长的环形线状健身步道和相应配套设施,形成以云水谣河流为主轴的环形精品体育旅游路线,能为游客提供适合户外健身的别样感受。
“利用景区原有山径古道,因地制宜建设。健身步道从和贵楼延伸到怀远楼,建于河畔边、山林中,属于土楼配套设施,与景区建设有机结合。”南靖县文体旅局体育股负责人王淑华表示。
下一步,漳州还计划组织开展一批品牌赛事,做好“体育+”工作,做好体育与旅游业融合发展工作,建立一批体育旅游休闲基地。(记者 苏益纯 白志强 通讯员 郑蔡乐 林聪华 文\图)
相关链接
漳州体育产业总产值约100亿元
目前,漳州拥有体育产业单位近2000家,总产值达100亿元左右。其中,体育健身休闲产业较为发达,拥有一定规模的注册健身俱乐部、休闲会所40多家。群众喜闻乐见的运动项目如羽毛球、乒乓球、游泳、健身跑、健步走、自行车、武术等开展十分广泛。体育培训业蓬勃发展,目前,漳州拥有各种专业和业余体育类项目培训机构300余家,培训范围涉及武术、自由搏击、健美、游泳、舞蹈、球类、攀岩、射击、野外营地、户外探险等几十个项目。(记者 苏益纯 白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