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讯:安徽省阜阳市颍东区委区政府把扶贫工作摆上更加突出位置,坚持以精准的视角审视、精准的思维谋划、精准的举措推进扶贫开发,全力打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攻坚战。“十二五”期间,通过一系列精准扶贫措施,颍东区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十一五”末的3840元增加到8492元,五年翻一番多;贫困人口比2012年末减少8.34万人,农村贫困发生率由2012年的24.4%降低为9.85%,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积极支持产业扶贫基地建设。2015年,颍东区累计整合各类涉农资金6578万元,支持贫困村实施“三通一平”,打造产业基地、“筑巢引凤”,实施以奖代补、助凤腾飞,着力发挥龙头企业的示范引领作用,通过土地流转、就近务工、订单生产、土地入股等方式,将贫困农户纳入到农业产业化过程中来,带动贫困农户增收脱贫致富。
探索开展参股保值配股扶贫试点。从财政扶贫资金中切块安排部分资金,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参股自愿、共赢发展原则,选择资源丰富独特、投入产出率高、带动农民增收能力强的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形成的资产,纳入村集体资产,作价入股优质企业,参与分红实现保值增值。截至目前,共有111户贫困户自愿参与此项试点工作,贫困户享受6%的保底、25%的封顶分红。
探索财政投入资产运营试点。以政府部门投入项目竣工验收所形成的经营性资产,按项目、分工程类型,界定权属,移交至村,纳入村“三资”管理,并注入贫困村创业经济服务公司,统一管理和运营。目前在试点村将扶贫、农发等财政涉农资金形成的固定资产折资230万元入股农业企业,预计每年可为村集体增加35万元的收益。
探索开展特色种养殖扶贫试点。该区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平台,选择有意愿、有诚信、有能力、有担保、有条件的“五有”贫困户,开展扶贫资金配送能繁母羊、长毛兔养殖、果树种苗试点,由区政府部门与种养殖户合作社、合作社与参与农户分别签订协议,明确双方的责、权、利,确保发得准、养得住、能致富。
探索光伏扶贫项目实施方式。颍东区鼓励支持贫困村成立光伏发电合作社,利用学校、村部等公共屋顶和贷款贴息政策集中建设光伏电站,有效解决了无建设资金、无适合场地、无管护能力的“三无”贫困户的实际问题。(潘书培 通讯员 郎克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