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9月26日讯(记者 李永贵)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为弘扬长征精神,引导广大团员青年追红色记忆、寻红色足迹、承红色精神,让红色基因代代传,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国梦凝聚青春力量,以“红色基因 我们传承”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主题演讲活动昨天在江夏学院举行。
活动自5月4日启动以来,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与参与,在广大青年当中引起了强烈反响。经过初赛、复赛的角逐,30名选手从全省脱颖而出,于9月25日登上决赛的舞台。在这场4个多月的演讲“小长征”中,选手们愈战愈勇,他们对“红色基因”有哪些感悟?这场激扬青春与红色精神碰撞的活动,专家又是如何看待?今天,记者带您走进这场青年人为红色精神发声的活动,传承红色基因。
他们来自各行各业 他们是践行红色精神的代言人
决赛当天,来自全省各地的30名选手精神饱满,他们来自各行各业,他们当中既有公务员、老师,也有银行的职员和在校的学生。他们通过自身实际和身边典型,以富有感染力的话语和真实情感,声情并茂地阐述了对“红色基因 我们传承”的深刻认识和感受,展现当代青年朝气蓬勃的精神状态和时代风貌。
“为了参加这场比赛,我特意穿着本民族特色的服装,让大家对来自新疆的选手有更直观的认识。”戴着绣花帽、穿着艳丽维吾尔族传统服饰的左丽娅·吐尔干,这名来自福建医科大学大二学生,在选手群里显得格外的醒目。左丽娅演讲的题目为《红色精神代代传》,在她看来,长征精神就是“不抛弃、不放弃”。而红军长征精神着她不仅要铭记历史,更要在现实生活中遇到困难学会坚持、学会不放弃等。
作为一名90后,龙岩上杭县公安局的基层民警华梦琪对“红色基因”的概念有着深刻的认识。她认为,作为一名人民警察在新时期下更要传承好红色基因,严格要求自己,做到忠诚、奉献、求实、创新。
活动始于青年 线上线下为红色基因共互动
活动在五四青年节启动,决赛落地于高校,每个环节的主角都是广大青年。“这个活动的形式、内容,对学生而言都是一次教育。”福建江夏学院团委书记张彩云表示,演讲是学生提升自身素养的载体,在本次活动决赛设置在福建江夏学院校园内,有较强的覆盖面,通过现场近1000名学生的互动,能够让大学生主动参与到传承红色基因的活动中。
活动除了线下互动,主办发还结合当下青年群体的特点,在微博推出了#红色基因代代传#、#青春C80#两个话题,吸引了近千万网友的参加。
“福建与长征的故事等你来说”等微信内容在广大青年的朋友圈内刷屏,活动专题页120多万人次点赞投票......微博、微信、网页,三条主线联动,为网友参与拓展了渠道,让网友能够自主参与报名,还为随后的复赛选手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
“将演讲与红色基因传承相结合,让活动更有意义”
“演讲者深情并茂,铿锵有力地讲述长征的故事,弘扬长征精神,让我很感动。”担任决赛评委的省演讲与口才协会会长黄淑钦表示,将演讲与红色基因传承相结合,让活动更有意义。虽然长征的那段历史已经距离青年人较远,但是选手讲述的红军的故事、红色精神,都需要所有人都要传承。通过青年演讲,传承长征精神中的爱国精神、艰苦奋斗精神,能够更好得传播正能量。
“福建是红军长征出发地之一,福建本身就具有红色基因。”担任决赛评委的建省广播影视集团主持人高山表示,正因为选手对于演讲内容有信心、对活动主题把握清晰、对红色基因感情深厚,所以能够激情澎湃地演讲,把自己对红色精神的感情,传达到听众中。“这类活动非常贴合现代传播手段、途径、环境,能够实现演讲内容与青年学生互动。”他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