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9月8日讯(俞子凡) 近年来,厦门掀起了“抓招商促发展”的热潮,在招引增量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记者在7日上午举行的厦门市招商引资工作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目前厦门市“三高”企业共2512家,其中国家级高企1910家,占总数的76%。
对于在地企业的培育举措,特别是“三高”企业,厦门市科技局副局长曹伟民介绍说,首先,厦门发布了《关于实施高技术高成长高附加值企业倍增计划的意见》,通过21条实质性扶持政策,助力企业实现高速增长。其次,启动千亿级“未来产业培育工程”,已梳理出柔性电子、新型显示、第三代半导体、高端装备、先进功能材料、新一代人工智能、生命健康、集成电路八个未来产业。第三,优化核查机制,减轻企业负担。总结了历年高企认定核查经验,经反复沟通磋商,形成一套新的核查机制,在培育服务企业和税收执法管理之间找到平衡点。截至目前已受理申报企业达900多家,预计今年资格有效的国家级高企将净增超过300家。
疫情期间,厦门市科技局还出台了《关于全力支持科技企业抗疫情稳发展若干措施》,提出18条具体措施,帮助企业渡难关稳发展。采取“免申报”并“提前拨付”方式,提前拨付及兑现企业研发费用补助、高新技术企业奖励等共8.16亿元,4100余家次企业受益;支持应急科研攻关,先后组织两批共32个应急攻关项目,安排科技资金1085万元;完成两批169个生物医药产业政策兑现,兑现产业扶持资金6734.08万元,助力企业渡过疫情难关。
厦门市科技局将继续推进国家级高企培育工作,具体如下:
一是精确滴灌,促进三高企业倍增成长。市委、市政府召开厦门市“三高”企业发展大会,并发布了我局牵头起草的
二是强化顶层设计,培育发展未来产业。市科技局研究出台了《关于做强做大“三高”企业三年行动计划》,三是优化核查机制,减轻企业负担。总结了历年高企认定核查经验,经反复沟通磋商,形成一套新的核查机制,在培育服务企业和税收执法管理之间找到平衡点。截至目前已受理申报企业达900多家,预计今年资格有效的国家级高企将净增超过300家。
四是靠前服务,帮助企业渡难关稳发展。疫情期间,市科技局出台了《关于全力支持科技企业抗疫情稳发展若干措施》,提出18条具体措施,帮助企业渡难关稳发展。市科技局采取“免申报”并“提前拨付”方式,提前拨付及兑现企业研发费用补助、高新技术企业奖励等共8.16亿元,4100余家次企业受益;支持应急科研攻关,先后组织两批共32个应急攻关项目,安排科技资金1085万元;完成两批169个生物医药产业政策兑现,兑现产业扶持资金6734.08万元,助力企业渡过疫情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