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海峡10月17日讯(俞子凡) 17日上午,由福州市道教协会、福州市老年学学会、台江区西洋社区及福州市婵娘娘宫联合举办的“向社区老人赠蝉药献爱心慈善公益活动”在福州台江西洋社区举行,现场近五十名社区老人接受馈赠。
福州市婵娘娘宫负责人张敬芳女士介绍,举办赠药活动是为了继承婵娘娘宫的行善传统,向广大社区老人赠送蝉药,造福邻里乡亲并保佑乡土平安。据了解,中医经常用到一种叫蝉蜕的药材,即蝉蜕变时留下的壳,医书上说可疏散风热、透疹止痒,《本草纲目》上也记载其可以治疗皮肤风痒,这便是“蝉药”的主要依据。这种“蝉药”外用涂抹可以治疗无名肿痛、皮肤瘙痒等,每年中秋节前后,张敬芳都要免费赠送“蝉药”,再续前人的善举。
福州市老年学学会副秘书长潘家榕表示,赠药活动既有科学依据,又是公益善举,为社区老人带来了福利,弘扬了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传统美德,使老人们感受到来自社会的温暖。
“阿蜺叫,荔枝红,螓叫掼火笼。”这是福州民间俗语,又是孩童喜欢的童谣。位于福州闹市的茶亭河畔,著名历史古跡"六柱桥"旁的茶亭“蝉娘娘宫",奉祀有以“蝉娘娘"为主神的神宫。据张敬芳女士介绍,相传清朝康熙二年,闽侯张佚郎从五台山按婵娘娘宫的秘方制作“蝉药”,后落户到福州茶亭河畔,为邻里施舍“蝉药”,治病救人,代代相传,至今已有二百九十七年。中国古代有专门的蝉文化,像古人在《寒蝉赋》中说蝉具有清廉、诚信等五种美德,福州独特的金蝉民俗信仰,也融入了古人对蝉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