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7 星期日

三明市统计局局长郑建勋:铆足干净 攻坚克难 确保高质量完成第七次人口普查

来源:中国网海峡频道 编辑:林赛贞

中国网海峡频道10月26日讯(俞子凡)“大国点名没你不行”。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将于2020年11月1日正式登记。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开展的一项重大国情国力调查。受疫情影响,今年的人口普查采取电子化方式开展,普查对象将可以通过互联网自主填报。

本次人口普查福建各地是怎么推进的?工作上又有哪些亮点?普查的背后又有哪些难忘的瞬间?日前,中国网海峡频道联合福建省统计局推出系列专访,记录福建省第七次人口普查工作的点点滴滴。

采访嘉宾:三明市统计局局长郑建勋

中国网主持人:人口普查工作时间跨度长、工作繁重,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确属不易,那么三明市是如何推进第七次人口普查工作?又将如何确保普查数据质量呢?

郑建勋: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是全市今年的一项重大工作任务,是统计局重中之重的调查任务,在省人普办的精心指导下,在市人普领导小组的具体领导和全市各部门的大力配合下,经过全市各级普查机构不懈努力,各项工作按计划有序推进。我市主要采取六个“强化”,克服普查工作繁重、人员管理复杂等困难,有序推进我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

微信图片_20201028144638.jpg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健全组织机构

早在去年的12月16日,我市就印发了《关于认真做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的通知》,成立三明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并于2020年3月25日印发了《三明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小组成员单位职责分工和工作方式的通知》,明确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细化工作任务;2020年2月底,我市12个县(市、区)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办公室全部挂牌成立;3月底,全市142乡镇3个工业园区成立普查领导机构,全部由乡镇书记或政府主要领导担任领导小组组长;5月底,全市1950个村居全部完成普查小组组建工作,比省人普办要求提前一个月,为全市人口普查工作的顺利实施奠定了组织基础。

二是强化经费落实,夯实物资保障

人、财、物历来是统计调查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因素,我市采取有效措施扎实抓好经费、人员、场地、物资等要素保障“四落实”。

经费方面:各级政府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市财政的冲击和影响,积极统筹资金全力保障普查经费。截止10月16日,全市市县两级已落实普查经费5702.2万元,以户籍人口算达到人均19.73元,实际到账2560万元;已批复“两员”补助经费2399.4万元,实际到账1306.52万元。

人员方面:各级政府通过抽调人员、外聘等多种方式不断充实人普办事机构力量,如尤溪县政府以政府会议纪要要求各成员单位抽调人员充实县人普办,有力保障了各级普查机构的正常运转。办公场地方面:12个县(市、区)人普办公场所均已在3月底落实到位。

普查物资方面:全市已到位PAD(数据采集用)3836台,不足部分采用租用普查员智能手机的方式补足,对变动的“两员”队伍我局及时督促各县(市、区)做好补充保险,同时,为做好疫情防控,各县(市、区)人普办多方筹措给“两员”配备了防疫口罩。

三是强化宣传引导,营造良好氛围

市人普办和市委宣传部联合下发了《三明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宣传工作方案》和《关于进一步做好人口普查宣传工作的通知》,着力唱好人口普查宣传“广电、网络、街巷、学校”多重奏,提升人普社会知晓率,形成良好社会氛围。

四是强化普查试点,取得实战经验

今年4-7月,省人普办在永安市开展省级区域划分和标绘专项试点,市人普办在尤溪县组织开展市级综合试点工作。在试点期间,市人普办靠前指导,永安市、尤溪县人普办及试点乡镇在试点工作中主动创新,省、市人普办先后召开试点工作总结会,及时交流相关经验。同时,通过试点摸索出的一些好经验、好办法,为全市人口普查工作全面开展提供了可借鉴、可复制的经验做法。

五是强化质量把关,精准普查标绘

普查标绘工作是普查登记前期的一个基础性工作,标绘质量十分重要。市人普办通过强化培训、靠前指导,加强质检等多项措施,精准做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区划分及建筑物标绘工作。8月31日,我市全部完成普查区划分和标绘工作,共划分1950个普查区、13566个普查小区,标绘建筑物44万余幢,为普查摸底和登记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六是强化督促落实,做好“两员”选聘和培训

普查指导员、普查员综合素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口普查工作成败,我市多措并举努力抓好“两员”的选聘、培训工作。截止9月底,全市共选聘“两员”16654人,其中普查指导员4123人,普查员12531人,全市约100个人中就有一位普查人员,完成度居全省前三;全市共举办各类“两员”培训班143期,培训人员17874人次,顺利完成全部“两员”培训工作。

另外,我们现在正在组织进行的工作有两项,都非常重要,一是户口整顿资料分解及上报。截止10月11日,全市148个乡级单位均已取得了户口整顿资料电子版,并已经分解到普查小区,为人口普查比对工作打好了基础,同时,市人普办专门下文对户籍资料及其他人普相关资料保密管理工作进行了明确规定。截止10月20日,全市12个县(市、区)资料均已导入久其数据系统,并上报市人普办,目前市人普办正在审核汇总,近日将把相关资料上报省人普办。二是千方百计做好普查摸底工作。我市采取了下发文件明要求、转达精神强化部署、开展调研狠抓落实、靠前服务加强指导以及抓好关键指标先研判等措施,努力推进全市人口普查摸底工作保质保量、按时完成。截止10月22日,全市共摸底1222300户,摸底进度为达到了97.8%(不含空户),其中将乐、清流、建宁、大田、泰宁等五县进度位居全省85个县级单位的前二十位。

在确保普查数据质量方面,一是强化过程监控,一方面通过数据处理平台及时监控普查员工作质量;另一方面,各级人普机构将下沉力量,靠前指导、检查,及时纠正问题和错误;二是强化质量抽查,按质量控制细则的要求,组织好普查摸底、登记及编码工作的质量验收工作。

微信图片_202010281446382.jpg

中国网主持人:目前,三明在开展人普工作中,遇到哪些难题,三明市统计局又是如何解决的?

郑建勋:从近期工作和调研情况来看,我市人口普查工作主要还存在以下困难和问题:

第一,“两员”队伍不够稳定。当前,“两员”选聘和培训工作虽然完成,但由于“两员”选聘量大,来源广泛,素质参差不齐,同时“两员”工作待遇低、工作量大,这些因素都造成“两员”队伍不够稳定,从培训开始“两员”流失和更换情况时有发生,对普查工作造成一定的影响。

应对措施:我市选聘两员时就充分考虑到这个问题,在国家规定的两员配备数量的基础上多选聘了5.0%的数量,并且一样组织参加人口普查综合业务培训。同时,提醒各县(市、区)人普办对临时更新换岗的两员办理补充保险。摸底工作开始以来,我市保持对省、市、县三级的联络通畅,在维持两员队伍的稳定上加强沟通联系,经验互鉴。

第二,普查登记入户较为困难。我市此次普查预计登记人口将超过300万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流动更加频繁,空挂户、全户外出户增多,“人难找”的问题普遍存在。同时群众个人隐私保护意识的增强,争取普查对象配合难度加大,取得真实数据的难度也在加大,存在“门难进,话难问,人难找”的现象。

应对措施:我市加大人口普查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平台一起唱响普查“交响曲”,努力做到人口普查家喻户晓。同时加强与有关部门的联系,联合主管单位共同应对普查登记的“钉子户”,真正做到“人口普查,人人参与”。

第三,宣传氛围不够浓厚。普查宣传全面深入广泛不够,形式还不够多样,社会参与度还比较低。

应对措施:我市将进一步加强人口普查宣传工作,积极发动市人口普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职责,努力扩大普查宣传面,进一步提高人口普查社会参与度,为顺利完成全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创造更加良好的社会氛围。

微信图片_202010281446384.jpg

中国网主持人:“中国统计开放日”暨三明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宣传月开展以来,三明市对于人口普查的宣传效果与氛围如何?又有哪些创新元素?

郑建勋:公民的广泛参与和积极配合直接决定着普查的成功与否,决定着普查数据的真实可信。我市结合当地特色开展人普宣传,进一步提高普查宣传站位,提高全民对人口普查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中国统计开放日”暨三明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宣传月开展以来,我市人口普查宣传工作全面铺开,人口普查宣传氛围逐步形成,各县(市、区)均采取了有地方特色、实际效果良好的人普宣传方式:一是利用短信宣传。向全市移动、联通和电信手机用户发送人普宣传短信;二是加强、利用主流媒体宣传力度。及时与宣传部、融媒体中心联系,从摸底前开始到入户登记,我市利用电视台、微信、人普专栏、E三明等平台轮番播放人口普查宣传片、动画片、宣传口号等普查宣传视频;三是进校园宣传。及时辅助市教育局组织做好“七人普校园拉歌挑战赛”、“人口普查中小学生一堂课”等宣传活动,发放《致家长朋友的一封信》,并做好在校学生普查宣传工作;五是沿街立面商铺宣传。市场监管局组织各沿街立面商铺充分利用电子屏幕开展人普标语口号宣传;六是开展在线访谈。市人普主任、市统计局总统计师苏红霞接受市政府网专访和参与网络在线访谈,为广大市民讲解人普相关知识和疑惑解答;七是基层一线宣传。我市各县、乡镇充分利用宣传栏张贴海报、LED电子屏、微信群、村村通、宣传车、圩天摆摊等各种宣传媒介深入宣传,组织普查员结合入户摸底发放《致住户的一封信》。

微信图片_202010281446385.jpg

中国网主持人:本次普查的内容包括很多个人信息和家庭信息,如何做好信息保密工作?

郑建勋:为充分保护每个普查对象的合法权利,做好普查信息的保密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实施细则》、《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在保护人口普查对象权利方面作了严格规定:一是规定普查员对在人口普查中所知悉的普查对象及家庭情况,不得扩散;对普查对象提供的资料,要严格依法予以保护。二是普查所得到的单个普查对象数据,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对外提供、泄漏,也不能用于普查以外的目的。三是对任何泄漏或者向他人提供单个普查对象资料的行为,普查机构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为切实做好普查保密工作,人口普查机构要与普查指导员、普查员签订保密承诺书,要求严格遵守保密规定,我市在实际普查工作中,要求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签订普查保密协议。

另外,我市还要求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设立举报电话和信箱,接受社会各界对人口普查违法行为的检举和监督。

微信图片_202010281446386.jpg

中国网主持人:现在我们正处于普查摸底、入户登记阶段,在这过程中是否有涌现出一些先进的“两员”典型事迹?请展开讲讲。

郑建勋:我们之前介绍了普查工作中存在的第二个困难是普查登记入户难,这就决定了普查指导员、普查员在入户开展摸底登记和普查表登记过程中势必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入户困难问题。为了顺利完成国务院交办的这项光荣而繁杂的任务,两员在入户登记中采取了多种办法克服“入户难”问题,有的起早贪黑趁住户在家时进行普查登记,有的不厌其烦反复上门解释说明,有的在了解住户出入时间习惯后安静“蹲守”等候普查对象,凡此种种,只为取得住户配合予以登记。普查摸底、入户登记是人口普查最重要的两个工作环节,需要广大普查员的辛勤工作和智慧劳动,我们将认真收集两员中出现的典型故事,及时在全市,甚至在更广的范围进行宣传,以鼓励、引导更多的人参与普查工作、配合普查工作。


闽ICP备11004081号-2 邮箱:200822659@qq.com 广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