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08 星期二

闽清这位驻村干部任期将满,村民却不想让他走,原来是……

来源:中国网海峡频道 编辑:邱宏达

“焦书记为我们做了不少事,操了不少心,我们都不想他走,真希望他能再多待几年啊。”对任期即将满三年的省璜镇柴岭村驻村干部焦文雄来说,这样的认可,是金杯银杯都换不来的百姓口碑。作为驻村干部,他做到了“驻身”“驻心”,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住村干部”“助村干部”。

blob.png

焦文雄(右)走访贫困户

焦文雄和柴岭村的故事,还得从三年前讲起。2018年3月,福州市委、市农业农村局组织福州市第六批选派党员干部驻村任职,作为福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价格认证中心副主任的焦文雄主动报了名,被安排到柴岭村担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开始了为期三年的驻村生活。

如何解决百姓难题、帮助村民致富、扩大村财经济,这是焦文雄一直思考的问题。一上任,焦文雄立即组织召开村两委会、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了解村里基本情况,因地制宜地制定发展规划。之后,村里更是经常可以看到他的身影,他一有时间就走访入户,特别是贫困户,详细了解村情民意,听取群众意见,把百姓的心声都一一记在了心上。

blob.png

柴岭新村小区

     近日,记者走进柴岭村看到,一排排楼房整齐排列,小区内干净整洁,老人们在悠闲聊天,临河的休闲步道上小孩们在嬉笑玩耍……这个由200多户人家造福搬迁的柴岭新村小区,如今处处洋溢着幸福的气息。

而在三年前,这里却是另一幅景象。柴岭小区虽然主体工程竣工多年,但很多配套设施没跟上,小区内道路坑坑洼洼,水渠存在安全隐患,看病要跑去镇里,村民没有茶余饭后休闲之处……这些都直接影响着百姓日常生活和幸福感。2018、2019和2020年连续3年,焦文雄利用捆绑帮扶资金和其他筹措资金,陆续完善村内各项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村容村貌显著提升

“路好走了,环境变美了,我们小区的环境一点不比城里差。”提起柴岭新村小区,村民吴毅标高兴地合不拢嘴。现在一有时间,村民就聚集到小区里闲坐聊天,或是在沿河的休闲步道上吹吹风,生活很是惬意。

刚来驻村时,焦文雄看到小区内没有绿化,道路也没有硬化,小区旁边的小河边堆积了不少垃圾,村民经过大都掩鼻而过。焦文雄就利用争取到的资金,对小区内尚未硬化的道路实施硬化及绿化;对河边垃圾进行清理,在村西面和南面防洪护岸上修建了350多米的休闲步道,有效改善了村民生活条件,美化了村容村貌,也提升了村民幸福感。

blob.png

村子东面有一条水渠穿村而过,由于没有任何防护措施,水渠周边杂草丛生,垃圾随处可见,还不时有小孩跌落其中,不仅影响村容村貌,而且存在重大的安全隐患。今年9月,焦文雄多方争取资金,亲自带领村干部对水渠进行改造,利用管道下地,上面再用土方掩埋平整,既消除了安全隐患,又提升了下游农田的灌溉效率。焦文雄说,接下来他还要继续筹措资金,对做好的水渠周边进行绿化,进一步美化小区环境,让小区更舒适宜居。

blob.png

焦文雄在水渠改造项目建设现场

blob.png

刚搬下来时,村里没有卫生室,村民不管大病小病都要去镇里“瞧”。特别是对一些老人而言,非常不方便。焦文雄就向上级部门争取了项目资金,修建了村卫生室,并添置了相应的设施设备,配备了基本药物并实施药品零差率销售,保障了村里群众的基本医疗需求,实现了小病不出村,获得了村民的认可。

blob.png

乡村书院里,孩子们在学习

在村部的二楼有一间特殊的书屋叫“四点半学校”,这是焦文雄为村里的孩子们修建的乡村书院。小学低年级学生大都四点半放学,而家长大多还在田里干农活,为了让孩子们有一个学习的去处,也让家长们安心,焦文雄便联系了爱心企业,修建了柴岭村乡村书院暨“四点半学校”,给柴岭村以及周边村里的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学习的好去处,鼓励学生热爱读书,并带动家长和村民读书;在村里营造人人皆可读书、人人热爱读书的书香氛围,让美丽乡村更加富有内涵。

为群众办实事好事 做群众满意贴心人

焦文雄经常在贫困群众中间“摸爬滚打”,自然也就知道群众心中想的是啥盼的是啥。本着“输血不如造血,脱贫必须拔根”的思想,在贫困户走访过程中,焦文雄非常注重贫困学子的求学问题。他坚信,“只有把书读好了,才能从根子上摆脱贫困。”

blob.png

焦文雄与群众聊天

贫困户吴仙庚患有慢性病,离异多年,没有固定收入,与母亲和儿子吴建辉一起生活,儿子在闽清一中读高二。了解到吴仙庚的难处后,焦文雄与村两委积极沟通后,安排他到村部看管老人活动中心,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以贴补家用。另外,焦文雄还对接了福建省价格协会林中会长与吴建辉结为一对一帮扶对子,帮助他求学圆梦,成材后回报家庭和社会。

吴诗建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患有糖尿病,干不了重活,平时靠在附近打零工维持一家老小的基本生活。上有一高龄患病的老母亲,日常需要喂药护理,下有一双还在上学的儿女。因为贫穷,妻子离他而去,弟弟吴前溶因为患上皮肤病休学在家,身处逆境的姐姐吴潭英并没有被命运所吓倒,凭借刻苦努力,2018年考上了南平一所大学,但高昂的学杂费曾好几次让她有放弃学业的想法。得知情况后,焦文雄多次上门做其思想工作,还联系了派出单位(市发改委)与其一对一对接,在她剩余的求学期间,每个月资助800元让她完成学业。

驻村以来,焦文雄共对接帮助了20余位贫困学子助学圆梦。另外,他每年都联系派出单位的机关党委,为全村所有中小学、幼儿园在校生送上“微心愿”文具礼包;关心关爱村内五保户、残疾人、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做好困难群众的结对帮扶,尽力帮助他们解决增收致富、就医、就业、入学、养老等实际困难;通过为村民办实事,解真难,树立了老百姓知心人贴心人的形象,增强了村民发展的信心,也赢得了村民的一致好评。

积极增加村财收入 做好乡村振兴文章

造福搬迁,挪出旧村,不是终点,后续发展才是关键。怎么增加村财收入,让村民安居乐业,真正实现乡村振兴,这是柴岭新村迫在眉睫的难题。

一上任,焦文雄就和村两委多次开展调研,把村里现有的资源全部捋一遍,怎么做、做什么、能否做得好,焦文雄并不能打包票。但他觉得,不尝试、不探索就永远不会发展。反复思考之后,焦文雄和村两委决定盘活闲置资源,因地制宜地发展产业,做好乡村振兴的“长远账”。

村民从柴岭老村搬到了新村,老村的房屋就闲置了下来。焦文雄就通过“美丽乡村”项目的实施,通过房屋立面提升、特色节点院落打造,提升和改造旧村部和一批空置的特色古民居等,引入有实力有经验的旅游企业,把柴岭老村打造成避暑、休闲、养生的小山庄,发展特色民宿游,以旅游来助力乡村振兴。目前该项目正在酝酿和筛选投资方中,待时机成熟即可实施。

焦文雄刚来时,村里一家企业都没有。他就利用闽清县建筑行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引入了中城建第六局福建分公司、中城投第八局福建分公司等工程企业,先后在柴岭村注册成立“福建凯中鑫顺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和“福建天岳铭工程建设有限公司”两家工程公司,并把村部综合楼闲置部分出租给以上公司作为办公场所,村集体有了第一块的租金稳定收入。公司每年在闽清缴纳税费,县财政还有税收返还奖励,这是第二块收入。租金收入加上税收奖励,每年可为柴岭村带来近10万元的集体经营性收入,有效解决了柴岭村村财收入困难问题。

“在老村发展特色旅游业,在新村积极吸引第二产业入驻,实现旅游兴村、产业兴村,进而带动乡村人口的回流,让村民的腰包真正鼓起来。”谈起柴岭村的未来规划,焦文雄信心十足。

“我多希望在接下的日子里,能为柴岭村再多办一点实事,和村民再多相处一段时间,为扶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一份驻村力量!”焦文雄深知,驻村意味着责任和担当,只有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才能赢得老百姓发自内心的认可。在助力乡村振兴的广阔舞台上,唯有担当作为、攻坚克难,才能以扎扎实实的工作力度,为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幸福感,为乡村振兴的图景增添色彩。(记者  吴俊青)

闽ICP备11004081号-2 邮箱:200822659@qq.com 广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