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海峡11月26日讯(谢祥茂) 26日下午,宁德市交通运输局召开新闻通报会介绍相关情况,并现场回答记者问题。近年来,宁德市交通运输部门大力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县县通高速”“镇镇有干线”,尤其在“四好农村路”建设方面,取得较大成效,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更好的交通运输保障。通报会上,宁德市交通运输局局长郑忠辉介绍:五年来,宁德市建成农村公路1626公里。通硬化路乡镇和建制村分别达到两个100%。至2019年底,全市乡镇通三级及以上公路比例为90.1%,建制村通双车道以上公路比例为37.3%。2019年9月底率先在全省实现建制村通客车率100%。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节点、建制村为网点的交通网络初步形成,乡村之间、城乡之间连接更加紧密。
今年,宁德市计划完成投资7亿元,实施89个项目180公里。截止9月底,完成投资8.87亿元,建成路面262公里,提前完成年度目标。农村路网的不断完善,进一步打通了乡村经济发展“大动脉”。部分县(市、区)将农村公路与旅游、产业、自然资源开发紧密结合,如周宁县以农村路建设助推“种、养、加、游”生态立体农业;蕉城区、屏南县、福安市加快农村交通环境提升带动围绕古镇文化、传统村落文创产业和红色旅游等产业,促进乡村经济发展;霞浦县通过加强农村公路建设,打通全域旅游神经末梢,拉动摄影基地和旅游度假产业发展。
五年来,宁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四好农村路”建设,连续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对四好农村路作出部署,相继出台一系列政策性文件,农村公路制度体系更加完善,“政府主导、部门协同、行业主抓、社会参与”的农村公路治理格局已经形成。宁德市按“分级管理、层次处置、分级考核”原则,建立县、乡镇、村三级路长,并设立县、乡两级路长办公室,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招聘288名乡村道专管员,做到了资金到位,人员到岗,形成了全员发动、全面行动、上下联动的良好态势。在提升路政管理水平上,2020年1-10月份,交通综合执法机构针对农村公路共开展路政巡查17767人次,巡查里程112424公里,拆除违章建筑328平方米,拆除非公路标志标牌916面,清理路面堆积物5953平方米,查处各类路政违法案件74起,联合公安开展路政执法777次。市交通运输局还积极开展市级考评督导,督促县级做好四好农村路建设工作。同时将“四好农村路”工作纳入市对县、县对乡绩效考核,各县(市、区)“四好农村路”建设工作进展明显,成效突出。
“建设好农村公路,最终目的还是让群众出行更方便,货物运输更通畅。”郑忠辉介绍道,围绕这一目标,五年来,农村客运水平加快提升,2019年9月底实现了2137个建制村100%通客车。同时,城乡物流网络越织越密,全市县、乡物流网络节点覆盖率都达到100%。健全农村物流网络体系上,以“资源共享、多站合一、功能集约、便利高效”为合作原则,推动有条件的邮政、供销、综合运输服务站点融合共建,以增加物流节点,达到共赢,宁德市目前已建成乡镇综合运输服务站18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