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迎接第四十四届世界遗产大会召开,福建省武夷山生物研究所组织人员深入武夷山国家公园科考,近日编辑出版了《武夷山鸟类》一书,充分体现武夷山鸟类的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从不同角度展示武夷山自然遗产的魅力,向世遗大会献礼。
武夷山素有“鸟的天堂”之称,尤其是近几年来,随着武夷山国家公园的设立,人们加强了对绿水青山生态的保护力度,提高了鸟类保护意识,越来越多的鸟类到此栖息、繁衍,让这个“天堂”更加的名副其实。
福建省武夷山生物研究所科考调查员衷伯夷说:今年我们到五夫万亩荷塘那一带,就基本看不到鸟网了。从这些事情来看,武夷山现在不仅鸟越来越多,更重要的是大家对鸟类的保护意识,越来越强。
良好的生态和爱护鸟类意识的提高,让武夷山越发成为珍稀鸟类的栖息地,也因此吸引众多的科考人员以及观鸟爱好者慕名前来,记录下丰富且珍贵的视频、图片资料,《武夷山鸟类》全书共收入16目56科198种400余幅鸟类生态图片,其中不乏国家一级保护鸟类黑鹳、中华秋沙鸭、黄腹角雉、白颈长尾雉等,让这本书更加“鲜”“活”。
福建省武夷山生物研究所科考调查员赵向阳说:现在观鸟的手段、技术水平提高了,用的是摄像机、长焦距相机拍,直观且清晰,图出来的效果非常好。可为世遗大会海内外专家及广大爱好者提供第一手科研资料。(徐超 张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