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福建省体育局、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主办,福建省体卫融合协会(筹)协办的福建省运动处方师第二、三期线上培训班顺利举行。培训班主题为“体卫融合健康中国”,共有130名学员参与培训,成员包括专科医生、全科医生、健康管理师、临床营养师、康复师、教练员以及体育老师等。
授课专家跨界融合,课程系统而且专业
这两期培训班邀请了在运动促进健康领域经验丰富的专家学者,师资覆盖医学和体育院校。负责授课的18位老师既有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深圳大学、福建师范大学、集美大学、厦门理工大学以及华侨大学等体育院校的专家,也有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附属协和医院、省立医院和福建中医药大学的医学专家。
为了适应不同学员的需要,主办方在总结近年培训经验的基础上,将课程系统设置的更加专业,既包含了运动处方知识,也包含了临床应用和社区卫生服务,更适应社会的运动健康需要,包括运动处方制定前的体卫融合评估、健康人群的运动处方、常见慢性病人群的运动处方、常见运动系统慢性疾病的运动处方等。
培训中,学员们纷纷表示,大家对个体化运动处方指导方案和各类特殊人群运动处方的制定有了全面的了解,对今后的工作有较大的启发。
各领域学员协同发力,促进体卫融合团队形成
本次培训着重针对课程中的个案临床检测报告、运动前健康评估和风险筛查、运动人体科学研究数据、体质测试结果、行为和心理等多源数据展开,组织学员们学习制定运动处方并进行团队研讨。
福建省体育局群体处相关负责人表示,培训班举办以来,培训各主办方在福建省体卫融合试点建设基础上,加强运动处方师的全面培养,以学科交融协同发力,覆盖九个地市和平潭综合试验区。
体育和医学的融合并非简单的拼接,它的目标是“从医疗看体育,重新发现体育的功能价值;从体育看医疗,重新认识疾病本质”。参加培训的学员大多数都是体育、卫生健康领域的一线工作者,未来可以用专业的运动促进健康知识传播科学运动理念,服务居民健康,作为先锋队和主力军,带动福建省体卫融合迈上新的台阶。
福建师范大学刘一平教授表示,体育运动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体卫融合推动大众从“治已病”向“治未病”转变,也是预防和干预慢病发生发展的重要而且有效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