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29 星期一

融山水人文 兴全域之旅——福建屏南着力打造全国一流的乡村文旅康养基地

来源:闽东日报 编辑:邱宏达

浅水广场 林武旦 摄

龙潭万物集市 甘叶斌 摄

2023屏城·前汾溪山水生活艺术季 俞锦阳 摄

黄酒文化旅游节 张声平 摄

墘头村 叶陈芬 摄

雨后家园 陈益新 摄

白玉稻田 王志凌 摄

仙山牧场 王志凌 摄

芳院荷香 叶陈芬 摄

乡村记忆 林建榆 摄

拓展旅游新业态,打造旅游新场景。在这个刚过去的暑假,被誉为避暑胜地的屏南县“火”力十足——

一拨拨跟团游、自驾游游客来到这里,在5A级旅游景区白水洋·鸳鸯溪欣赏罕见的瀑布奇观、奇绝的山水美景;漫步在厦地、龙潭、四坪等传统村落,看旧时光和新风尚在这里交相辉映,享受静谧时光;走进白玉、柏源、南湾的稻田间,体验农耕文化,厚植乡土情怀……

位于福建省东北部的屏南县拥有得天独厚的生态气候优势,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是理想的生态旅游和休闲避暑胜地,被列入国家级生态主体功能区试点县、省级生态县、省十佳林业县。

立足生态、文化、传统村落、产业等资源优势,屏南县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契机,围绕“打造全国一流的乡村文旅康养基地”目标,积极探索农文旅融合发展新模式,呈现“人来、村活、业兴、文盛”良好局面。今年上半年,屏南县接待游客271.05万人次,同比增长30.3%;旅游综合收入22.23亿元,同比增长43.7%。

创新机制 盘活全域旅游资源

金秋时节,驱车沿着宽广平坦的屏南县国道G235徐行,一路风光一路诗。

双溪古镇、棠口村、漈下古村、小梨洋旅游景区、龙潭文创片区……沿线绚丽多彩的自然风光以及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传统古村落,勾勒出一幅幅美不胜收的画卷,让人恍然生出一种“车在山间行,人在画中游”的感觉。

屏南自然景观奇特,风景名胜众多,这里不仅有世界地质公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白水洋·鸳鸯溪,国家森林公园天星山等,还拥有保存较为完整的村落100多个。其中,中国传统村落25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3个,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旅游目的地7个,省级历史文化名村6个,省级侨乡文化名村1个。

同时,屏南还手握“中国民间武术文化之乡”“中国木拱廊桥文化之乡”“中国红曲黄酒之乡”“中国本草养生文化之乡”等“国”字号招牌,拥有木拱廊桥、武术、戏曲等民俗技艺,这些均是山城屏南魅力之所在。

如何挖掘盘活这些文化“瑰宝”,赋能全域旅游?屏南勇于创新、妙招频出——

编制《屏南县打造全国一流的乡村文旅康养基地规划》《金牌旅游村规划》,深入挖掘并整合屏南乡村文旅资源,创建屏南乡村文旅康养旅游的空间布局、品牌体系和产业体系,规范屏南乡村文旅养生服务基地建设和服务标准,推动屏南乡村文旅康养基地发展,从而促进地方产业优化升级。

开展旅游人才储备库建库工作。截至目前,已建成涵盖“旅游行政管理人才”“旅游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金牌导游员”“优秀旅游宣传营销人员”四个类别的旅游人才信息库。出台全域旅游发展、文创产业发展等系列政策,给予资金、土地等要素优先保障;实施金牌旅游村、全域旅游配套基础设施等多个旅游项目,推动实现“全域游、游全域”目标。

创新“一人一策”引才留才、新老村民融合共治、公开招募乡村振兴特聘指导员、传统村落保护利用“认租”“工料法”等机制,有效激活乡村动力、兴旺农村业态、推动人才逆流,把日渐“空心化”的乡村建设成为有情怀、有活力的美好家园。同时,将地域相近、产业发展关联度高的村落连片打造,统筹推进村村融合,被财政部、住建部列入2023年全国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

一项项古老技艺被传承、一座座传统村落被复兴、一个个新兴业态被激活……屏南现有漈头、小梨洋、北墘、双溪、漈下5个国家3A级旅游景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龙潭村,双溪全域旅游小镇、代溪镇黄酒特色小镇、甘国宝文旅小镇、白玉体育休闲小镇等4个旅游小镇,北墘村、龙潭村、棠口村等3个省级“金牌旅游村”以及新田村、降龙村等13个省级旅游特色村。

从景点旅游到全域旅游,现在,越来越多的游客,把目光转移到大景区之外的乡村旅游,曾经屏南旅长游短、季节性旅游的困局正被一步步破解。

提档升级 激活旅游产业动能

当清晨第一缕阳光透过云层,历史悠久的古镇双溪在游人的喧嚣中苏醒。游客在陆氏宗祠、文庙、城隍庙对话历史,在安泰艺术城感受油画艺术魅力,在薛府文化艺术中心体验现代生活与古典建筑的完美融合……

无特色,不小镇。“复活”老街,是双溪镇打造文化旅游名镇的重要一环。近年来,双溪镇以老街为核心,高起点、高标准规划,运用古镇、水系、商贸等文化,推进集镇立面改造、亮化工程、古建筑的保护与修缮、安泰艺术城提升等项目建设;先后修缮城隍庙、文庙、薛氏宗祠、张氏宗祠和5栋明清古建筑,通过对古文化遗迹的修复,加强历史文化的保护和开发,进一步丰富全镇旅游文化内涵,提升古镇文化张力。

今年,双溪古镇集中力量拆除乱搭盖、清理脏乱差,全面提升古镇颜值,完成亲水步道、公厕、绿化带、店招等整治项目,一个自然山水与历史文化融为一体的特色千年古镇更具光彩。

这是屏南县以项目建设推动文旅资源竞争力不断提升的生动实践。近年来,为打破交通等制约旅游发展瓶颈,屏南县在全域旅游发展过程中,坚持项目带动战略,旅游线路通达力不断提升,旅游要素从缺向全、从全向优逐步迈进,屏南旅游的便捷性、舒适性进一步增强。

完成“镇镇有干线”的建设,打造县城至乡镇半小时交通圈,便捷的公共交通体系构成了全域旅游交通网络,内联外通的大交通格局已基本成型;优化基础配套设施,现有四星级酒店1家、民宿宾馆400多家,接待床位5000多张,旅游集散中心、游客服务中心已投入运行;建成“屏南有礼”双溪馆、代溪馆、寿山馆、厦地馆,龙潭、集散中心等店面正在设计,门店功能集游客服务中心、乡村文化展示馆、特色产品展销、自驾游驿站等职能于一体……

强硬件也要重推介,屏南县一手抓基础设施建设,一手不断强化全域旅游品牌营销,创新营销机制手段、构建多层次营销战略体系,让全域旅游品牌更加响亮。

屏南县强化数字赋能,构建景区景点相联动、线上线下相结合、资源要素相融合的营销模式,致力于打造热点“IP”和开发“屏南文旅”APP,借助互联网的力量打出文旅品牌。在“屏南文旅”新媒体矩阵策划“屏南凭什么?”第一季、第二季营销宣传片,在抖音平台发起“屏南凭什么?”挑战赛,参与互动网友超5万人,截至今年8月,全网流量超5.5亿以上。策划《下一站,屏南》专题宣传片,邀请美食、徒步、民宿体验官等抖音达人参与拍摄推荐,在各平台开设“下一站屏南”“浪漫屏南”话题,推送短视频和图文进行引流推广。大力发展电商产业,将“短视频+直播”人才培训作为电商工作重点,培养出一批网红主播、电商达人,如龙潭村的“演丹、演真”,通过短视频和直播大大提高了龙潭村的知名度,在抖音的宁德市风景名胜热门榜上,龙潭村长期占据排行榜前列。

此外,屏南县还结合廊桥文化、畲族文化、茶盐古道文化等,以节会活动为龙头和引爆点,开展了畲族火凤凰民俗活动、“茶盐古道”健康村跑、甘国宝文化节、中国白水洋文化旅游节等一系列“闽东之光‘四季屏南·乡村有约’”文化旅游创意系列活动,“连台好戏”促文旅融合加速“出圈”。

跨界融合 培育多元旅游业态

入秋,山城屏南依旧满山青绿。从屏南县路下乡驱车前往仙山牧场,一路层峦叠嶂、青山绿水,蜿蜒的山路亦不觉烦闷。20多分钟后,到达目的地,只见牧场山地缓坡起伏、绿意盎然,千姿百态的黄山松点缀其中,令人称奇。

仙山牧场位于屏南县西北部,与古田、建瓯两县交界,现有面积约3万亩,平均海拔1200多米,被誉为“北方少有、南方仅有”的高山牧场。山上有仙山湖、李生岩、聚仙岩等景观,是避暑、疗养、度假、生物考察等专项旅游的绝佳场所,为江南难得的草原旅游胜地。

在牧场场部右侧小山坡上,伫立着中共闽东北特委、闽东北军分区驻地纪念碑。1936年春,中共闽东北特委、闽东北军分区进驻仙山,领导方圆数百里的闽东北苏区军民坚持游击斗争;1984年7月,中共屏南县委、县政府立碑以示纪念。

忆往昔不忘初心,看今朝砥砺前行。历年来,屏南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仙山牧场的保护与开发,先后进行总规编制、修编,依托丰富的森林景观资源,积极开展森林旅游、森林康养建设,实施仙山牧场保护提升工程。同时,把生态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纳入规划,2022年,完成了仙山学习馆、“摆脱贫困”主题雕塑建设,进一步提升了红色文化和绿色生态的融合,成为红色旅游、生态旅游的热门目的地。

跨界起舞,融合共赢。近年来,屏南充分发挥文旅的拉动、融合、催化、集成作用,做好“+旅游”“旅游+”文章,形成“文旅带百业,百业促文旅”联动效应,一大批旅游新景、新业态应运而生——

“农业+旅游”。依托屏南县高山独特的蔬菜、水果、药膳美食以及花卉产业优势,大力发展以乡村休闲、观光、康养、农事体验为一体的农业旅游产业,形成棠口千亩高山花卉、屏南李采摘园等旅游目的地。同时,积极探索粮食安全新方式,通过“认领一亩田”活动,打造出柏源、白凌、南湾等水稻种植示范区,衍生出“稻田+摄影、民宿、研学体验”等新业态。

“研学+旅游”。屏南县因地制宜,将研学教育实践与生态文旅、绿色休闲等特色产业有机结合,通过校、地、企三方共建,探索“研学+”发展新模式,打造了一批研学旅游基地,形成了“厦地有书店、前汾溪有基地,南湾有田、村头有福”的研学产业格局。

“影视+旅游”。推出屏南全域乡村最佳影视拍摄点100个,整合自然、人文资源,通过大型发布会、拍摄宣传视频、制作宣传册,吸引各地影视企业到屏南取景拍摄,并入选全省首批20个重点影视外景拍摄基地。同时,依托白水洋鸳鸯溪、双溪、厦地等省级摄影创作基地、省级摄影目的地的品牌优势以及县内众多的自然景观、传统村落、田园风光等资源优势,形成一批特色鲜明的摄影旅游基地。

揽山水之幽,得人文之胜,乘兴业之旺。全盘谋划之下,屏南县正以全新姿态绽放文化魅力,山水、古镇、古村相融相连,美景四季不断,全民共建共享的全域旅游新图景正徐徐铺展。

本报记者 叶陈芬 通讯员 甘叶斌


原标题:融山水人文 兴全域之旅——屏南县着力打造全国一流的乡村文旅康养基地

闽ICP备11004081号-2 邮箱:200822659@qq.com 广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