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7 星期日

永阳英才│薛彩云:躬耕杏坛育桃李 德馨善研谱华章

来源:财经观察网 编辑:邱宏达

人物简介:薛彩云,女,1967年5月出生,中共党员,永泰县东门小学正高级教师,福建省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福州市薛彩云名师工作室领衔名师,她在教育一线默默耕耘三十余载,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人民教师的使命职责,提出了“思读写共生的习作教学”的教育主张,曾荣获“福建省特级教师”“福州市高层次E类人才”“永阳英才”等荣誉称号。

育苗有志,德高为师,做文化治校的践行者

她是繁忙的“教学管家”,自2017年任职永泰县清凉中心小学校长,不断创新教学管理,逐年改善校园环境,全力提升学校教学水平,挖掘提炼“仁智”校园文化体系,将一座老旧学校改造为内外兼修的美丽校园。

走进永泰县清凉中心小学,映入眼帘的是干净宽敞的校园、整洁的塑胶操场,迎面走来的学生会亲切地问候“老师好”,让人倍感微暖。薛彩云将这一切归功于学校的“仁智”校园文化和“知行合一,五育并举”教育理念。

“学生在学校里不仅要学习知识,还要受到德育的熏陶,要首先学会做人,再学会学习、做事,为以后的人生奠定基础,成为最好的自己。”薛彩云说道。

从首次走上讲台到成为一校之长,薛彩云始终对教育保有敬畏之心。在成为清凉中心小学校长后,薛彩云深思熟虑、追古溯源,为这所乡村“老学校”寻找发展的“金钥匙”。通过与历任校长、当地干部群众深入沟通后,她了解了当地的风土人情和民风民俗、学校的办学历史,认为文化才是治校之魂,应该将地方特色与中华传统文化相结合,提炼出符合地方实际的校园特色。

在她的不懈努力下,最终将清凉镇丰富的乡土文化与中华传统文化“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相融合,以清凉镇乐山村和北斗村为切入点,提炼出“乐山乐水,尚仁尚智”的校园文化主题,衍生出“仁智”校园文化体系。在大胆创新校园文化架构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逐渐浸润这所乡村学校,各类活动相继开展,为学生健康成长搭建平台,不断开创学校工作新局面,使乡村学生沐浴在教育的春风之中。学校先后被认定为“福州市乡村温馨校园”“省义务教育管理标准化学校”,50多位学生荣获县级以上比赛奖项,顺利完成了一所农村学校的“华丽”转身、美丽“蝶变”。

此外,她还立足本职,做改革创新的开路人,带领学校领导班子和全体教师着力加强自身建设,把“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打造“德馨行雅,慧教善育”的教师团队,借助外力共研共长,提升师能,教学成绩稳步提升,2020年毕业班综合成绩名列全县第三名,学生综合素养不断提升,得到了学生家长和社会的广泛赞誉,被评为永泰县优秀校(园)长。

躬耕乐道,教研相长,做教学科研的引领者

她更是充满活力的语文教师,从教38年,依旧保持钻研热情,每堂课上创设互动,带领学生探究学习语文的精髓。在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她认识到习作能力是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表现,更是语文课程育人价值的重要体现。

“在现在的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学生习作‘思维浅化、思路窄化、篇章乱化、语言泛化’倾向较为严重,教师习作教学的‘思维缺失,指导缺位,读写缺融’现象应予以重视”,因此,薛彩云深入研究习作本色、学生本位与发展本质,提炼出“思读写共生的习作教学”主张,以思带写,以读悟写,以写促思,以写促读,三者相融相通,共生共长。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为了深入研究这一教学主张,薛彩云主动申请省级课题《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教材习作教学模式研究》,在县内外进行“思读写共生的习作教学”专题研究与实践,构建了“巧借交际语境,助力习作教学”“构建‘单元读写一体’”“开发‘精准知识’,走向‘读写融合’”“思维建模,样例学习”“盘活知识,助力想象”“说写相融共生”六种习作教学模式,摸索出“‘四化’评改策略”“同文异改,学会筛选材料”“异文对比,学会描写具体”“多文互动,学会润色语言”等四种习作评改策略,探索出一条让教师的“教”有路、有案、有法,让学生的“学”有趣、有效、有用的小学语文习作教学“路径”,有效破解了学生怕写、老师难教的习作教学困境,打造了一节又一节优质高效课堂,切实提升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语文核心素养,推动了县域小学语文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薛彩云“思读写共生的习作教学”主张从青涩到成熟,逐渐成为永泰县小学语文教研成果的靓丽名片。在此期间,她主持或参与全国、省、市级课题结题8项,60多篇论文在《语文建设》等核心期刊或CN刊物上发表,出版论著《习作:让思读写在场》,应邀到省内外开展学科讲座、送培送教60多场,指导30多位青年教师在县级以上教学大赛中获奖,成长为省市学科教学带头人或市县骨干教师。

身教垂范,师道传承,做以老带新的实干者

她还是教育“传帮带”的领头人。“古之学者必有师”,薛彩云认为,中国社会自古就有尊师重教的传统,“师道”的本质不仅在“教”,更在于“育”,师道无涯,教育的魅力就在于它既永远常新,也永远常青。

2019年3月,薛彩云在永泰县教育局的支持下成立了永泰县小学语文薛彩云名师工作室,11名工作室成员均为省市县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或极具发展潜质的中青年教师,围绕着“培养一个专家,带动一门学科,引领一个团队,结出一批成果,积累一批资源,辐射一个区域”开展工作与研究,引领县域小学语文学科教师专业成长。

“‘潜心教书、虚心向学、匠心研究’这‘三心妙方’是我孵化名师、打造团队的秘密武器。”薛彩云介绍道,一方面要潜心教书,她要求每位成员要通过一次又一次的磨课锻炼,以此“内修真功”、“外炼技能”;另一方面要加强课题研究,她鼓励成员积极主持或参与课题研究,多样的研究主题既助推“深耕式”主题研究,又形成“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发展态势。此外,虚心向学是工作室帮助教师成长的一大“法宝”,为加强学习、赋能成长,薛彩云名师工作室与教育部及省内林珊、陈曦等8个名师工作室结成联盟共同体,共谋发展。同时诚邀刘仁增、施茂枝等名师为团队发展把脉诊断、传经送宝,通过名师引航、思维激荡、智慧共享,助力成员专业成长。

image.png

“只帮助工作室成员提升业务能力还是不够,名师工作室的意义在于辐射带动整个地区教育教学的发展。”薛彩云说道。为深入服务教师需求,工作室以“达己成人,服务同侪,协同发展”作为使命,创建“金字塔培青工程”,通过深入县内外小学走访调研,精准把脉小学语文教师的发展瓶颈,点对点配送“最佳配方”,自上而下,从内到外,多层级多维度地培养青年教师,为县内外教师提供了阅读教学、习作教学、古诗词教学等主题的分享课、专题研训,新颖的形式和丰富的内容受到教师的欢迎和点赞。几年来,工作室先后到县内外多地开展研训活动、送培送教活动50多场,受益师生约8000人次。团队成员受邀到西藏等省内外学校开设示范课、送培送教等共77人次,辐射师生约10000人次。

此外,工作室通过创建公众号进行更大范围的引领与辐射,自创办建公众号以来,已发布500多篇原创文章。2020年疫情期间,团队成员设计导学案292节,通过公众号推送,为永泰县历时2个多月的线上教学提供优质教学资源,深受省内外教师广泛好评。

扎根山村育桃李,一片丹心献教育。在从教的38年里,薛彩云秉持“守教育报国初心、担筑梦育人使命”,无论是担任教师还是校长,她都尽心尽责,在知识传播一线踏实前行,谱写出一位普通人民教师爱岗敬业、辛勤育人的动人篇章。在仅剩的三年教育生涯中,她将一如既往坚守在乡村教育的讲台,奉献自己的力量,只愿倾尽真心,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走向小学语文教学的灿烂星河!(吴峥)

闽ICP备11004081号-2 邮箱:200822659@qq.com 广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