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12 星期六

福州市防震减灾中心 | 二十四节气里的防灾减灾小知识之小暑

来源:福州晚报 编辑:邱宏达

微信图片_20250707090351.jpg

小暑:潮湿闷热防台风 避暑福地纳清凉

小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一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五个节气,日期为每年的7月7日前后。

小暑即“天气开始炎热,还没到最热”之意。小暑节气雷雨天气增多,气温升高,潮湿闷热,民间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说。

在福州,鼓岭旅游度假区、连江县长龙镇、罗源县中房镇、闽侯县洋里乡梧溪村、永泰县云顶景区入选了“清新福建•气候福地”避暑清凉福地。

小暑时节,台风活跃。福州市防震减灾中心提醒:市民要及时关注台风预警信号,注意台风走向;关严门窗,非必要少出门、不出门。

>>防震减灾快问快答:地震时人们为何先感到明显的上下颠簸?

中国地震局日前发布了《防震减灾基本知识与技能大纲》(简称“防震减灾18条”)。今天一起来看看其中的第3条——地震波的传播形式。

地震释放的能量主要以地震波的形式传播,主要分为体波和面波两类。体波在地球岩层内部传播,包括地震纵波(P波)和地震横波(S波),面波沿着地球表面或岩层分界面传播。一般来说,纵波先到达地表,会使人有上下颠簸的感觉;横波、面波速度相对较慢,但破坏力更强,是造成地面破坏的主要原因,会使人有更强烈的震动或摇晃。

在同一场地震中,一般身处较高楼层的人震感会更明显。公众可以到科技馆或地震科普场馆体验地震来临时的震动。(福州晚报记者 郑瑞洋)

00 DZ.png

闽ICP备11004081号-2 邮箱:200822659@qq.com 广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