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15 星期二

宁德师范学院学子深入闽东古村 探寻古建与乡村发展融合之路

来源:财经观察网 编辑:陈慧

7月9日,宁德师范学院传统文化学术课题调研组一行深入周宁县咸村镇洋中村,开展以“寻踪古建承薪火,赋能乡村展新篇”为主题的调研活动。此次调研由该校孙绍旭教授牵头带领该校23年级旅游管理学院林丁芮、林湘、郑雨彤、蓝代梁、叶剑英组成的传统文化学术课题调研组,旨在挖掘洋中村古建筑文化内涵,探索其在乡村振兴中的价值与作用。

image.png

洋中村历史悠久,保存有大量明清时期的古建筑,是闽东地区传统村落的典型代表。在调研过程中,团队成员发现,这些古建筑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特别是孙翼如故居内的三块匾额,分别以“如见大宾”“高风亮节”“莲鹤双清”为主题,集中体现了当地的儒家文化传统、教育情怀与清廉为官的价值观,成为研究地方文化传承的重要实物资料。

在建筑美学方面,调研组重点考察了文昌阁与奎光阁。文昌阁上“博学慎思”的匾额,传递着重视教育的文化理念;而奎光阁的三檐八面攒尖顶结构,展示了古人高超的建筑技艺。从精细的木雕、彩绘到独特的榫卯工艺,每一处细节都体现了中式建筑美学的精髓。

此外,调研组还深入了解了洋中村的民俗文化。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的“行桥仪式”和二月初一的朱公明王巡游,不仅是当地重要的传统节日,更是凝聚乡村情感、传承文化记忆的重要载体。这些民俗活动通过舞蹈、音乐、祭祀等形式,展现了洋中村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地域特色。

孙绍旭教授表示,此次调研不仅是对洋中村古建筑与传统文化的一次深入挖掘,更是一次思考如何将这些文化资源转化为乡村振兴动力的探索。他指出,古建筑与民俗文化是洋中村的宝贵财富,通过合理的保护与开发,可以为当地旅游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带动乡村经济的繁荣。

据了解,宁德师范学院将以此次调研为基础,进一步加强与洋中村的合作,共同开展文化遗产保护、旅游规划等方面的研究,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持与实践指导。同时,该校还计划将洋中村作为学生社会实践基地,鼓励更多学生参与到乡村文化保护与发展的工作中来。(郑立柏)

闽ICP备11004081号-2 邮箱:200822659@qq.com 广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