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05 星期六

撒拉艳姑穿针引线奔富路

来源:新民网 编辑:陈晶晶

青海新闻网讯 近日,记者慕名来到了循化县团结村马阿乙下家。在小小刺绣的带动下,马阿乙下家当年的盖板房,已被阔气的小洋楼替代,让大家不得不为她的勤劳致富竖起大拇指……

小洋楼的院子里,几个身着坎肩的撒拉族妇女围坐在一起,正忙着穿针引线。她们盘腿坐在地毯上,或绘、或裁、或绣,个个聚精会神,一丝不苟。她们飞针走线把各色小珠、圆片绣在绸缎面料上……放眼望去,一大堆色泽鲜艳,款式新颖,做工精细的鞋垫、荷包、背包、枕头等刺绣产品依次摆放在桌上,令人目不暇接,爱不释手。

马阿乙下在循化县算得上是一个远近闻名的“刺绣能手”,她从12岁开始就学刺绣,练得了一手好针线活。去年,她的刺绣产品“巨幅富贵吉祥图”还被拿到全国规模最大的文化产业博览会——中国西部文化产业博览会上展出,其精湛的手工工艺和古朴的民族风情受到国内外参观者的喜爱,她绣的产品“秋菊”在省民族旅游文化节荣获刺绣展品二等奖。

据了解,近年来,撒拉艳姑们坐在炕上刺绣,一天就能挣30元左右,每月最低收入都在500多元,技艺好的每月最高收入可达到1000元左右。村里的法图买与儿媳妇一起刺绣,最高纯收入一月有2000多元。

“天上飞的是白鸽子,背的是桦木的哨子,艳姑拿的是鞋垫子,绣的是致富的路子。”这首在撒拉之乡广为流传的民间歌谣,形象地表述了常年“围着锅台孩子转”的撒拉族妇女通过民族刺绣找到适合自己的增收之路,她们用聪慧和灵巧“绣”出了自己的一片新天地。目前,这些刺绣产品已远销新西兰、澳大利亚、美国、香港等地。

撒拉族刺绣具有针法细腻、工艺精湛、立体感强等特点,刺绣作品色泽艳丽、做工精细,其刺绣工艺能与苏绣、湘绣相媲美,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近年来,循化县经过深入的市场调研,针对当地具有民族特色的旅游产品匮乏的实际,下大力气挖掘民族文化,发展民族刺绣产业,加大培训力度、扩大培训范围,举办了多期民族刺绣技能培训班,培训了1000多名撒拉族妇女。以团结村撒拉族妇女马阿乙下、三立方村法图买为代表的刺绣能手带动当地多名撒拉族妇女发展民族民间剌绣,“富贵牡丹”剌绣工艺品年产达到2万件,收入80万元以上。

如今的撒拉之乡,民族刺绣已成为当地妇女增收的主渠道。每天,她们刺绣、务农“两不误”、“两收益”,不出家门就尝到了增收的甜头。

闽ICP备11004081号-2 邮箱:200822659@qq.com 广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