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9月27日讯(通讯员 庄凌龙 陈镜安)“新生儿有财政补贴”、“助学有困难补贴”、“购车有补贴”、“车报废还有补贴”…… 原本是惠民政策,却被骗子钻了空子,以此来实施诈骗,先让当事人利用ATM机“收款”,实际上,最终的目的是让受骗人汇款。27日,福建晋江警方对外通报该局破获系列政策补贴类诈骗,并将部分赃款发还受骗者。
7800元“补贴”没领到 反而汇出4.9万
杨先生今年32岁,家住东石镇大白山村。6月初,他委托在汽修厂上班的朋友帮忙报废一辆货车,包括处理报废补贴的事项。
6月15日下午2时许,杨先生接到朋友转发的短信,短信称报废补贴到了让他和晋江环保局的一个工作人员联系。
按照转发短信上的联系方式,杨先生和那位所谓的环保局工作人员联系上,对方称补贴有7800元,让他带上银行卡到附近银行的ATM机子上操作,便可接收汇款。
汇款都是自动接收,根本不需要持卡人的任何操作,杨先生却已然忘记了常识,走进了骗子的圈套。对方的电话一直没有挂断,先核实了杨先生的银行卡是否为本人办理及卡内余额,然后让杨先生按转账键接收,并提供了补贴发放账号和密码,让杨先生输入到取款机的界面。“对方让我选择的是英文模式,按照对方的提示操作后,钱就转出去了。”杨先生说,因为跨行转账需要手续费,卡内实际转出金额有49978元。
当日前来领回赃款的云南籍储先生也遇到了类似的遭遇,他说,7月22日那天他接到电话称可以领取一笔燃油补贴,那个时候他才新买车不久,对方报出的车牌号、身份证号、车架号都吻合,他便相信了,同样是在英文界面上根据对方的提示操作,钱就转了出去,储先生分两张银行卡被骗走了5.8万元。
“职业取款人”专门帮诈骗团伙取钱 每天500元好处费
警方梳理了今年以来,全市发生的多起残疾人补贴类和报废车补贴类等诈骗案件,进行串并调查,初步判定为同一伙嫌疑人作案。
侦查中,民警发现杨先生被转出的4.9万元被分别转到了省外的三张银行卡,而这三张银行卡取款地分散在漳州、龙岩、三明、宁德、泉州等地,当即民警立即奔赴省内各地调取涉案ATM机取款监控录像,发现取款人都是同一名男子。
7月21日,警方接报称该男子在龙岩取款,民警遂立即赶往龙岩;7月22日上午,民警又接报涉案男子在漳州芗城区出现并取款,当即民警又赶到芗城。
同一个取款点该男子不止一次取款。警方决定兵分两路,一路“守株待兔”,在取款点附近蹲守守候,另一路主动出击,调取沿街监控,追查嫌疑人去向。
7月22日下午5时许 ,当嫌疑人蔡某(男,54岁,龙岩漳平人)回到取款点取款便被守候的民警当场抓获。在其身上当场缴获,银行卡九张、赃款12万元,作案取款用的电动车一辆。赃款中有4.9万元便是储先生被骗走的。
据蔡某交代,他受雇帮人专职取款,上线给他十张银行卡,每天不停取款,最多一天可以取20万元,被抓获当日他共取了14万元,其中上午取的2万元已经给了上线,12万元被警方缴获。专职取款人每天的好处费为500元。
7月28日,蔡某的上线被漳平警方抓获。目前,犯罪嫌疑人蔡某因涉嫌诈骗已被依法刑事拘留。警方提醒广大市民:在接到“领补贴”、“可退税”等短信或者电话,首先要仔细甄别,切勿盲目听从;其次,凡是要求在ATM机上向对方提供账户转账,或者提供自身银行账户密码等相关信息的,均为诈骗电话;第三,若无法甄别电话真假,请及时到相关部门或者拨打110咨询。如果发现上当受骗,尽可能向警方提供对方的电话号码、短信内容及银行卡账号等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