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07 星期一

创新引领发展建设出彩河南——洛阳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实施

来源:大河网 编辑:颜学辉

图为洛阳单晶硅抛光片生产现场。本报资料图片

系列解读:

创新引领发展 建设出彩河南——郑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解读

创新引领发展建设出彩河南——《关于加快推进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若干意见》解读(五)

创新引领发展建设出彩河南——《关于加快推进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若干意见》解读(四)

创新引领发展建设出彩河南——《关于加快推进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若干意见》解读(三)

创新引领发展建设出彩河南——《关于加快推进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若干意见》解读(二)

创新引领发展 建设出彩河南——《关于加快推进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若干意见》解读(一)

□本报记者田宜龙孙勇

河洛大地,创新潮涌。8月26日,洛阳市召开科技创新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动员大会,会上公布了《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洛阳片区建设实施方案》,从总体思路、战略定位、整体布局、建设目标、重点任务、保障措施、任务清单等方面进行全方位谋划。

为保障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洛阳片区建设取得预期效果,《方案》明确列出六大重点任务:深化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推进科技创新开放合作;完善创新创业生态体系;建设协同高效的创新发展格局。

建设创新示范区,最大的“利好”是享受一系列“先行先试”政策。洛阳片区除了享受中关村“6+4”的先行先试政策,还结合洛阳实际,出台一系列配套实施细则,打好“1+N”政策“组合拳”。当前,洛阳正抢机遇,乘势而上,让全市创新的活力充分迸发,争做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领头羊。

建设中原创新创业中心

方案速递

围绕洛阳市“四高一强一率先”总体目标,以构建现代创新体系为主线,将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洛阳片区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原创新创业中心,争做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领头羊。

连线解读

洛阳具有较好的科研和人才基础,在国家重点培育和发展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洛阳在多个领域具备明显的先发优势: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掌握锂电池关键技术;在环保节能领域,是全国唯一的国家新型工业化节能环保装备产业示范基地……乘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东风,创新创造的洛阳活力将进一步迸发。

“一核三区”抱团共舞

方案速递

在空间布局上,洛阳片区规划为“一核三区”,以洛阳国家高新区(含吉利科技园)为核心区,以洛阳市先进制造业集聚区(涧西高新区)、洛龙省级高新区、伊滨区科技城(伊滨高新区)为辐射区。

连线解读

洛阳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形象地比喻,“一核三区”好比一个大型运载火箭的箭体和三个助推器:洛阳国家高新区的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市先进制造业集聚区的高端研发、洛龙省级高新区的高校资源、伊滨区科技城的智慧产业……下一步“一核三区”要抱团共舞,带动洛阳片区实现更大的发展。

高新区如何当好领头羊

方案速递

根据《方案》功能布局,高新区强化战略先导地位,突出“高”和“新”,充分发挥引领、辐射、带动作用。辐射区突出“专”和“精”,发展特色产业。

连线解读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基本上都是以一个城市的高新区作为核心区。今年上半年,洛阳高新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1亿元,同比增长7.9%。洛阳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马志强说,洛阳高新区将充分发挥区内工业基础和科研能力优势,用足、用好一系列政策,努力发挥创新引领作用。

“五区”闪耀的战略定位

科技体制改革先行区

落实中关村自主创新示范区“6+4”创新政策,充分释放政策红利。

解读

重点在股权激励、科技金融、知识产权运用与保护、人才引进与培养、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开展先行先试,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创新政策和激励机制。

转型升级样板区

加快形成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特色明显的产业格局。

解读

支持各区域错位发展机器人及智能制造、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等产业,打造产业创新中心和新兴产业策源地。

开放创新引领区

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加快融入全球创新网络。

解读

深化与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建设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

创新创业生态区

努力打造创新要素集聚、创业载体丰富、创业服务专业、创新资源共享的创新创业生态体系。

解读

加快建设“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园区”等创新创业载体,建设一批众创空间,为小微创新创业企业(团队)提供便利化、全要素的开放式综合服务。

新兴产业先导区

充分发挥市场对产业发展方向和技术路线选择的决定性作用,做大做强新兴产业。

解读

围绕机器人及智能制造、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需求部署创新链,培育一批创新龙头企业。

“一核三区”的整体布局

洛阳片区规划为“一核三区”,以洛阳国家高新区(含吉利科技园)为核心区,以洛阳市先进制造业集聚区(涧西高新区)、洛龙省级高新区、伊滨区科技城(伊滨高新区)为辐射区。

1.核心区(洛阳国家高新区)

●空间布局:南至洛河,北至秦岭防洪渠,东至南昌路,西至郑西高铁西侧。●资源优势:拥有一批国家级、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产业基础雄厚。●功能定位:重点发展机器人及智能制造、新材料,培育发展生物医药、新能源产业,成为洛阳片区的领头羊。

2.辐射区

(1)洛阳先进制造业集聚区(涧西高新区)

●空间布局:由洛阳先进制造业集聚区、西苑路沿线部分、建设路沿线部分组成。

●资源优势:研发机构众多,科研人才密集,连续多年被评为省“十强”产业集聚区。

●功能定位:重点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培育发展机器人及智能制造、科技服务业等。

(2)洛龙省级高新区

●空间布局:东起瀛洲路,西至淮南路,北起洛河南堤,南至伊洛路。●建设优势:毗邻河南科技大学、洛阳理工学院等高校,拥有中硅高科、LYC轴承等知名企业和一批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功能定位:重点发展硅光伏、光热等新能源产业,培育发展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产业等。

(3)伊滨区科技城(伊滨高新区)

●空间布局:北至高铁大道,东至李村大街,南至司马光路,西至道湛街。●资源优势:拥有洛阳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园区,汇集中信重工、613所等创新资源和人力资源,是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核心区域,未来洛阳城市发展的主要方向。●功能定位:重点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培育发展电子信息、科技服务业等。③5

策划:赵铁军王亚明

统筹:张光辉高李丽

执行:张学文尹红杰谢建晓

美编:单莉伟王伟宾

闽ICP备11004081号-2 邮箱:200822659@qq.com 广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