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台风“鲇鱼”影响,从9月27日晚开始,德化各乡镇普遍出现强降雨,水口镇石牛山风力达14级。大雨引发的山洪导致水口镇区通往榜上、承泽、毛厝、昆坂、梨坑5个村的道路多处塌方,交通、电力中断,倒塌房屋10间,364位村民被困,1人死亡。灾情发生后,市、县领导第一时间赶往现场指挥救援。
德化水口镇湖石线塌方损毁(张九强 摄)
一路塌方不断 道路被迫封锁
昨日凌晨3时29分,梨坑村山洪暴发,将该村部旁2座桥、2幢无人居住民房冲垮堵塞河道,造成附近另一座三层砖混结构房屋(非地灾、非低洼地、非危房)被山洪冲毁倒塌,以致房主黄某民死亡,尸体已找到。灾情发生后,泉州市、德化县领导第一时间赶往事发地,并组织武警官兵、民兵和镇村干部200多人,赶赴救援。德化县交通、市政、电力、电信、乡镇等部门、单位也紧急出动。
昨日,记者抵达水口镇时,通往承泽、毛厝、昆坂、梨坑等村的道路已经被德化县公安局民警封锁,只允许救援车辆通行。在村民的帮助下,记者搭乘村民的摩托车上山。在路上,4米多宽的村道随处可见掉落的泥石、树木,路下方峡谷中的溪水奔腾下泻。在距离镇区约4公里处,毛厝村段的道路出现长约30米的坍塌缺口。坍塌处连路基带路面全部滑落,大家只能从靠山一侧扶着山体,艰难进出。
在距离该坍塌点约20米处,一段长30多米的山坡又发生塌方,大量泥石涌到路上。抢险人员将这段路抢修出了一条简易通道,然而,记者准备通过时,发现山坡上方松动的泥水夹带着石块、黄泥,不断奔涌而下。
记者踏着黄泥浆再往里走了两三百米,道路彻底中断,一段长约50米的道路被山洪冲毁,无法进入。
救援人员正在全力抢修道路(陈明华 摄)
山体不够稳定 救援只好暂停
昨日12时许,救灾的挖掘机等大型设备退了出来。据救援人员介绍,里面道路完全塌了,根本没法通行,要搭桥才能过去。由于塌方的山体还不稳定,救援人员只好撤出来。这时,山下后勤人员做好午饭送上山来,给劳累了一上午的救援人员充饥。
“我们5时30分接到通知就出发,投入救援。”泉州市武警支队副参谋长吴德平表示,武警官兵和当地县、镇、村、交通等部门的救援力量一起,从山脚下往山上抢通道路。在距离梨坑村还有4公里的地方,因塌方路段有50多米宽,依靠现有的设备无法修复,他们只好暂停,等待下一步指令。
昨日15时许,记者打算从上石牛山景区的道路,绕道榜上村再前往梨坑村。榜上村距离水口镇区约13公里,全程都是狭窄的盘山路。山上雾气迷蒙,道路陡峭弯曲,13公里长的路上有10多处塌方。经过榜上村,再走约1公里,记者看到路旁停着两辆推土机,几名工人正在路旁休息。
“前面路断了,通不了。”一位工人提醒说。果然,往前走了20多米,道路中断,一段长约20米的道路凭空消失,现场只留下一个深20多米的缺口。
负责水口镇区到榜上村道路抢修的是来自福建路桥负责厦沙高速B2标段工程建设的工人。据前来支援的工人陈金国介绍,他们10时许派出11名工人和3辆大型机械,连同厦沙高速其他标段的人员一起,从上涌镇赶到水口镇支援。他们从山脚下开始一路抢修,将堵塞道路的泥石、树木清理掉,但到这里就没法前进了。
水口榜上村一段路路基被掏空(陈明华 摄)
364名村民被困 电力供应中断
昨晚,记者从水口镇政府了解到,承泽、毛厝、昆坂、梨坑4个村的道路还没有打通,电力中断。4个村共有364名村民被困。为了避免村民出现意外,梨坑村村干部已经将村里的63位村民全部转移到安全的安置点,暂时没有其他需要救援的人。承泽、梨坑、毛厝村的村干部,也分别将村民集中安置到安全地带。
记者从德化方面了解到,据统计,交通公路部门出动大型机械设备50多台次,专业救援人员90多人;电力出动20多支队伍共169人、车辆43台次抢通电力线路17条,共11579户恢复供电,恢复率72%。电信出动30多人次,恢复通讯1000多户,其他部门出动120多人次,排险20多处。至昨日15时15分许,水口镇榜上村道路抢通。
德化河水暴涨(张九强 摄)
母亲被蛇咬伤 儿子送药受阻
昨日,在毛厝村塌方处附近一民房,记者看到一名满脸焦急的男子。据这名黄姓男子介绍,他是水口镇承泽村村民,平时在德化县城工作,家里只有六七十岁的父母。上午7时许,父亲打来电话称,母亲被“老鼠蛇”咬到脚。被咬后,父亲背着母亲到1公里外的村卫生所治疗,并找村里人敷上了一些草药。
了解情况后,黄先生立即往家里赶,并从一名专门治疗蛇伤的医生那里拿了急救药水,然而,他却因道路塌方中断被堵在了半途,无法回家。“这段路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抢通,急死了。”黄先生急得团团转。他说,他刚给妈妈打过电话,得知被咬的脚还有点肿,暂时没有大问题,他才稍微放下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