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凌晨,河北省邢台市大贤村七里河河水暴涨漫堤,致全村被大水淹没。根据最新统计数据,截至7月23日9点,洪灾已造成邢台市境内死亡25人,失踪13人。其中,大贤村共有8人死亡,1人失踪,是受损最严重的区域之一。当地村民对救灾过程中的诸多环节提出质疑,甚至表示灾后7小时未见救援力量出现。对此,京华时报记者采访了邢台市相关负责人,对一些问题进行了解答。
京华时报记者韩林君韩天博
1 洪灾发生前是否发布预警?
曾通过多渠道发布预警
京华时报记者了解到,村民对于此次洪水最不满之处,就是洪水进入村庄以前官方的预警措施。当地村民称,除了在洪水进村前半小时左右的广播预警外,他们没收到其他任何预警,也没有见到网上传言所称“村支书挨家挨户敲门通知村民”的情况。
根据邢台市副市长在新闻发布会上的表述,7月18日,根据邢台市气象台预测,19日至20日邢台将出现入汛以来最强降水,降雨期间邢台市气象台每两个小时发布一次雨情信息。自19日22时至20日8时,将雨情通报调整为每一小时一次,并通过市电视台、微信、微博等信息传播渠道对社会公众进行广泛传播。邢台市委外宣办负责人高振魁也表示,在本次洪灾前,当地防汛办等部门对群众进行了预警工作,主要通过短信、广播、报纸等渠道发布预警信息,具体的预警发布频率他本人并不清楚,“但肯定是一直在发”。
而对于村民反映的洪水进村前并未收到预警信息的情况,高振魁表示,村民的说法不准确,“(肯定之前)都收到了,可能是大家都没当回事儿”。他进一步表示,对于大贤村的情况,根据其个人理解,“有的村民当时可能已经睡了,没看到预警信息”。至于是否能够确定该村村民收到预警信息的问题,高振魁称,“我的手机上反正收到了(预警信息),他们(大贤村村民)估计都收到了,有手机信号的地方都大面积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