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20 星期二

多管齐下抢救树木 部分受损树木恢复生机

来源:厦门网 编辑:陈晶晶

被扶正后的树木长出了嫩芽。(见习记者林铭鸿摄)

养护工人给树木裹上绒布。

经历台风“莫兰蒂”带来的狂风暴雨侵袭之后,我市不少树木或折损或倒地,我市迅速启动了绿化景观抢险救灾重建工程,发动多方力量共同参与。近日,有细心的市民发现,有些受损树木已经长出新芽,慢慢恢复了生机。

我市园林专家表示,一方面,要把能救活的树木充分抢救使用起来,另一方面,要加快推进补植等工作。厦门秋季仍适合种树,要抓住今年10月、11月这两个月的关键时机,提高苗木存活率。

那么,我市园林专家和工人都使出了什么方法抢救树木?本报记者近日开展调查。

包“伤口”

 裹上绒布草绳 防止水分蒸发

“小心,不要把树皮弄没了。”兴隆路博士山庄附近,湖里国投绿化养护管理员段泽正有条不紊地指挥养护工人作业,他们还用绒布为树木进行“伤口包扎”。

在扶正树木的前提下,为了保持树干水分充足,他们陆续在树干及开裂的地方裹上了长6米、宽3米的绒布——这种绒布材质特殊,可以保证树木一整天都处于湿润的状态。

在白鹭洲东路,近百棵凤凰木也被草绳捆绑。白鹭洲管理处养护工人说,这些拇指粗的草绳一方面可以吸水,帮助树木保持水分;另一方面,可以减少凤凰木的水分蒸腾。

在乌石浦,一棵400多岁老榕树得到了更细致的呵护。社区居民首先给榕树的气根套上塑料管,然后往塑料管里灌入湿润的黄泥,随后又将层层浸湿的麻袋裹在树干上。乌石浦萧氏家树的负责人萧增加告诉记者,这样做同样是为了防止树木水分蒸发。

1 2
闽ICP备11004081号-2 邮箱:200822659@qq.com 广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