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说】赵伦波老人居住于江苏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32年来,他每天早晨坚持在自家门前升国旗。说起坚持升国旗的初衷,年近古稀的赵伦波说,1984年国庆时,他在电视上看到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5周年大阅兵,阅兵仪式上的升旗环节让自己深受触动。一开始都是一边唱国歌一边升国旗,后来有了录音机就播放国歌升旗。
【同期】(宿迁市民 赵伦波)
升国旗的仪式我从1984年看北京升国旗仪式声势浩大,我就是回到家买几面旗子。从1984年开始一直升30年,每天上午06:58开始(升旗),下午太阳落下去,我就给它落下来、收起来。每年要换几面国旗,旧了我给叠收起来,再请面新的(国旗),那时候价格是45元,现在是20多块钱。(升旗)一直坚持30年,除下雨天不升,正常(天)照升。
【解说】相比起32年前升旗的简陋,现在赵伦波设备更加齐全,为了增加升国旗的庄重感,他添置了大音响用来播放国歌。面对周边人的不解,他说升旗升的是农村的新面貌。
【同期】(宿迁市民 赵伦波)
国旗拿出来过以后,穿在临时的竹竿上,升旗仪式唱国旗歌,升旗仪式我就给唱上了,我有音响,大音响放出来以后,他们都来看升国旗的仪式,儿子、儿媳、孙子、老伴很支持我的工作。在升国旗时候,他们也有说你吃饱撑的,升国旗,我说升国旗是对中国共产党,红旗是爱戴,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就得升国旗,那是一面农村的、居民的新面貌。
张传明 江苏宿迁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