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增长20.9%,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8%,制造业投资增长3.3%。基础设施投资比较强,因政府投资对民间投资有挤出效应?企业把投资转向海外?下一步如何对症下药促进投资?允许金融机构依法持有企业股权有哪些约束点?
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在25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对相关热点问题一一进行了解读。
政府投资对民间投资有挤出效应?
“基础设施投资比较强。这里会不会有政府挤出,这里我负责任的讲没有。”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勇25日在发布会上表示,政府投资和民营投资有不同的领域,在不同的领域下各自发挥着互补的作用。
张勇介绍,国家预算内,各级政府的投资加起来只占投资规模的5%。2004年的投资改革文件已经明确政府投资逐渐从竞争性行业退出,政府投资主要是基础设施和重大民生项目。当前,投资下行压力大,民间投资回落比较快,政府投资要加大一些力度,包括使用专项建设基金,干一些应该干、必须干、早晚都要干的事情,可以起到促投资、稳增长的作用。
张勇称,民间投资的回落有它一定的合理性。民间投资领域主要是制造业和房地产,这两个行业市场化程度最高。但一些传统行业当前存在创新力不足、结构调整难度比较大的情况,民间投资势必对市场有一个选择,使得投资脚步放慢。当然还有投资难、融资贵等问题都导致民间投资比较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