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成都调查队7月26日发布CPI监测结果,2016年1至6月,在猪肉、鲜菜、服务项目价格上涨,工业品、能源价格走低的综合影响下,成都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累计上涨2.0%,涨幅较上年同期扩大0.7个百分点。
上半年,成都CPI累计涨幅低于全国,在西南片区靠后。1-6月,成都市CPI累计上涨2.0%,低于全国(2.1%)涨幅0.1个百分点,与全省(2.0%)涨幅持平。国家统计局成都调查队相关分析师指出,今年上半年,成都CPI累计涨幅为近六年来次低点。“尽管1至6月成都CPI累计涨幅比上年同期有所回升,但从2011年以来看,仍处于相对低位,仅比上两年同期涨幅高。”
从同比涨幅来看,受寒潮和新春节日效应等短期因素扰动,今年2月、3月、4月成都CPI同比分别上涨2.4%、2.5%、2.2%,创出自2014年以来新高。但短期因素持续性不强,消退之后,5月、6月同比指数出现回落。
“以肉菜为代表的食品价格上涨是推动CPI上涨的主要原因。”国家统计局成都调查队消费价格调查处处长刘毅介绍,上半年,食品烟酒类价格上涨5.5%(其中食品类上涨7.5%),拉动总指数上涨1.59个百分点,对总指数上涨的贡献率达到79.5%,表明成都市物价上涨主要由食品烟酒类价格上涨拉动,物价上涨的结构性特征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