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近日,官方针对房地产税改革推进要“义无反顾”的表态,再次让房地产税成为舆论关注焦点。自2003年提出物业税以来,房地产税的探讨已历经13年之久,为何迟迟难以落地?从房产税到房地产税的转变意义何在?会否影响房价?政策落地业主会多交钱吗?记者采访多位业内专家对此解读。
7月24日,中国财政部部长楼继伟答记者问。当日,二十国集团(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在成都闭幕,会后,楼继伟出席主席国新闻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离开征还有多远?
——官方定调“义无反顾”推进改革
在7月23日举行的G20税收高级别研讨会上,财政部部长楼继伟表示,受制于信息征集能力弱及利益调整阻碍,目前房地产税制改革尚未推出正式方案,但下一步将“义无反顾”推进改革。该表态与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提到的“加快房地产税立法并适时推进”相呼应,印证了官方推进税制改革的决心。
这是否意味着房地产税很快会落地?
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原副会长朱中一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房地产税征收是大势所趋,但尚未完成立法,而立法需要多次审议,按照2个月召开一次全国人大常委会议的节奏,房地产税几乎不可能在年内出台。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也认为,房地产税基础工作以及草案与立法议案推进缓慢,至少仍需要四、五年时间,且有条件开征房地产税的可能只是一、二线经济发达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