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17 星期四

穿山甲保护等级提至最高

来源:新华网 编辑:张坷

□ 本报记者 蔡岩红

记者今日从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IFAW)获悉,第17届《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缔约方大会(CITES CoP 17)上,各缔约国通过了将穿山甲、巴巴利猕猴、非洲灰鹦鹉三物种从附录II提升至附录I,将三物种置于最高保护等级,并禁止对上述动物制品的一切国际商业贸易。

据了解,穿山甲一共有八种,因其生育率极低,因此在面对人类的过度利用时尤为脆弱。在过去的十年里,超过一百万只穿山甲遭到野外捕获及非法贸易。自1994年起,所有种类的穿山甲都被列在CITES附录II中。除此之外,穿山甲也受到了大多数分布国家法律的保护,但是由于执法不力、处罚过轻,很多国家的法律没有得到很好的实施。据了解,几乎所有缔约方一致支持全部8种穿山甲物种从CITES附录II提升至附录I。“此项决议为阻止穿山甲灭绝带来了希望。”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IFAW)助理项目官员Mark Hofberg说,穿山甲被猎杀的速度是完全不可持续的,并且这一行为也很残暴。如果我们毫无作为,这些神奇的生物可能在一代的时间内消失。

据介绍,巴巴利猕猴是非洲唯一的猕猴属动物,非洲灰鹦鹉被认为是第三大最常受到国际贸易的野生鸟类。非法捕猎和贸易造成巴巴利猕猴和非洲灰鹦鹉数量锐减。公约缔约国均认为亟需提升它们的保护等级,对它们予以最高级别的保护。

闽ICP备11004081号-2 邮箱:200822659@qq.com 广告合作